Quantcast
Channel: 類比訊源 ANALOG SOURCES – MY-HiEND
Viewing all 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數位、類比任我行: YAMAHA MusicCast VINYL 500 (TT-N503) 黑膠唱盤

$
0
0

擋不住的黑膠熱潮,YAMAHA也再度推出黑膠唱盤,本次評測的是最新發表的YAMAHA MusicCast VINYL 500 (TT-N503),售價預估在台幣2萬多元,定位在進階入門等級的產品,出廠時已配有MM唱頭,並內建唱放,只要連接到現有擴大機就可播放,原廠的說明書圖文併茂非常詳細,就算是新手也能沒有障礙的上手,只要照著說明書一步一步設定,大約30分鐘左右就可完成。黑膠唱盤結合藍芽、USB已不稀奇,VINYL 500應該是市面上第一個有網路介面的黑膠唱盤,而且除了藍芽外,還有無線WiFi,因此VINYL 500完全可以整合到YAMAHA MusicCast智慧影音中心之中,可聆聽網路收音機、網路音樂串流、Airplay、藍芽播放…等等,可說是數位與類比最先進的代表了!

VINYL 500根本就是一個強大的音樂中心,除了黑膠外,還可接受AirPlay、Bluetooth、網路串流播放。

VINYL 500本體,出廠時唱臂已經安裝好了,記得要把唱臂上的保護固定膠帶撕下,本體為黑色鋼烤,質感不錯。

安裝前請確認這些配件都有。

VINYL的背面,有網路介面、無線功能開關、類比輸出(LINE OUT, 使用內建MM唱放)、直接輸出(PHONO OUT, 連接到外接MM唱放)。

位於底部的轉速微調,這個功能非常重要,不一定每個黑膠唱盤都會有喔。

STEP 1: 先安裝轉盤與皮帶。

安裝皮帶要有技巧,先將皮帶套上。

轉盤套入中央軸心後,再透過這個空隙將皮帶拉至驅動承軸(Pulley)。

唱片墊也可先放上。

STEP 2: 裝上平衡錘(Counter Weight),記得數字要朝內。

STEP 3: 安裝唱頭,其有防呆裝置,插入後鎖緊即可。

STEP 4: 先將抗滑(Anti-Skating)歸零。

STEP 5: 透過前後轉動平衡錘,使得唱臂與盤身是維持水平的。

STEP 6: 將平衡錘的數字圈歸零後,再將整個平衡錘往內轉到3.5g,此即針壓的調整(Tracking Force)。

STEP 7: 將抗滑也轉到3.5g(對應唱頭的針壓)。

STEP 8: 使用LINE OUT輸出到擴大機,建議也將網路線接上,到使就大功告成,透明保護蓋的安裝很簡單,這邊就不多說了。

電源開關與轉速切換。

播放按鍵與訊號來源切換,最右方是WIFI與藍芽的指示燈。訊號來源上的指示燈有四種: 唱放輸出(白色)、AirPlay(粉紅色)、網路串流(綠色)、藍芽(藍色)。VINYL 500的馬達很有力,按下播放後馬上就可運轉到對應的轉速。

會讓人驚喜的黑膠表現
原本對VINYL 500的黑膠播放表現並沒有太大期待,因為其是All in One的設計,又有許多功能,搭配的MM唱頭與內建的唱放在此價位下,能有什麼水準,但一開聲後,我變徹底改變這樣的想法,VINYL 500雖然無法跟頂級唱盤相比,但絕對已夠水準,而且沒有什麼擾人的哼聲。聆聽「Anne Bisson – Blue Mind」。

這張專輯CD的表現已經很發燒了,但黑膠的聲音又更勝於CD,多了更多的活生感,這也是為什麼黑膠雖然比較不方便,還是有許多死忠的追隨者。VINYL 500的聲音很有質感,Anne Bisson的歌聲細膩富有情感,鋼琴聲清澈有力,第2首Soothing Your Soul的鼓聲真實飽滿,具有重量感,活生感與動態也都有發揮出來,光是黑膠的表現我對VINYL 500就已經給予高度肯定。

好聲音讓我一張接一張聽不停
VINYL 500播放黑膠的聲音可說是非常全面,會讓我一直想聽下去,播放我很喜歡的由Tom Cruise主演,1988年上映的電影Cocktail電影原聲帶,B面第1首海灘男孩(The Beach Boys)所演唱的Kokomo,聽起來舒服極了,整個讓人非常放鬆,若仔細聽可以聽到唱片中許多的細節,海灘男孩的歌聲溫暖充滿磁性魅力,各式樂器的流暢演出,清楚但又自然,雖然頻寬與動態無法像頂級黑膠系統一樣,但其頻率響應非常均衡,各個頻率的密度也相當勻稱。

45轉的唱片別忘了切換
由於近來黑膠再度興起,許多流行唱片也發行黑膠版本,臺灣也發行一系列國語唱片,吸引了許多新的族群也開始聽黑膠,最近PTT上鬧了一個笑話,有鄉民第一次玩黑膠,買了Ed Sheeran的唱片卻是黑人唱的,上網求救,鬧了個大笑話,Ed Sheeran的兩張黑膠唱片都有發行45轉的版本,因此聆聽時轉速記得切換,他的兩張專輯剛好我也都只有購入黑膠版本,數位版本則是直接聽TIDAL數位串流。Ed Sheeran雖然常被指控抄襲,人紅事非多,但回歸到音樂本身,真的是相當好聽,我最喜歡”Thinking out Loud”這首舒情節奏又帶有藍調風格。

MusicCast開啟數位播放大門
YAMAHA將所有的器材都整合到自家的MusicCast,串起整個系統與播放來源,可說是智慧型音響系統的最終解決方案,其也具有多房系統功能,這當然也不是我第一次接觸MusicCast了,使用起來當然非常得心應手,使用iPad進入MusicCast後,就可以看到VINYL 500已經自動加入了,接著我只要選擇音樂來源要從那來了,包括線上串流服務商Spotify, TIDAL, DEEZER (自己要先有訂閱帳號才能登入喔),或是AirPlay、Server(NAS)、Net Radio(網路電台)、Bluetooth,Phono則是黑膠唱片播放。VINYL 500還能連接Amazon Alexa,語音也能控制。

VINYL 500的數位串流與無線部份表現也相當不錯,與黑膠有著同等級的聲音表現,我試了各式各樣的音樂來源,音樂性十足,但絕對不會沒有音響性,是一個很恰到好處的均衡,網路串流解碼能力高達PCM 24Bit/192kHz與DSD 11.2MHz,非常夠用。

YAMAHA MusicCast VINYL 500 黑膠唱盤焦點
● 結合網路串流與無線播放功能的黑膠唱盤,數位類比都有了。
● All-in-One設計,水準之上的聲明表現,性價比很高。
● 簡單容易地安裝不用煩腦,初哥也能馬上上手。
● 典雅簡潔的外觀,融入生活環境中。
● 整合到YAMAHA MusicCast智慧控制播放APP中。
● 聲音特色: 平衡自然,音樂性十足。
● 搭配建議: 無,買了就可以開始輕鬆地享受音樂。

台灣山葉: https://tw.yamaha.com


紮實的放大能力: 德國SPL Phonos RIAA唱放前級

$
0
0

前陣子才剛評測過SPL Phonitor xe耳擴,留下很好的印象,尤其是其獨特能模擬兩聲道音響的Phonitor Matrix模式及專利的「VOLTAiR 120V DC Audio Rail Technology」放大模組。這次評測的是SPL Phonos RIAA唱放前級,其可對應MM與MC唱頭,並且遵循著1954年以來唱片的RIAA等化曲線。SPL Phonos體積不大,重量不重,相對很容易擺放,操作上也很方便,所有調整設定的功能都已在前面版上,不像有些唱放需要在機器底部或是內部才能調整。

MM唱頭透過線圈內的磁鐵運動產生微小的電壓,以非常高的電感與阻抗運作,因此線材的容抗會對頻率響應與相位響應的線性產生負面影響,SPL Phonos針對MM唱頭提供了4種電容值(OFF, 150pF, 220pF, 330pF)給用家來調整,設定在OFF時,電容值是取決於線材本身。MC唱頭是一個微型的電磁發電機,與MM唱頭剛好相反,因此訊號非常小,只有百微伏特,對噪訊哼聲非常敏感,唱放前級必須要非常安靜,SPL Phonos的MC放大比MM放大還要高上20dB。MC唱頭的電感與阻抗非常低,因此容抗的影響是可以忽略的,SPL Phonos上對應MC唱頭的阻抗有六種值可以設定(100, 220, 470, 2.2k, 4.7k, 10kOhm)。

SPL Phono有Subsonic Filter低頻濾波功能,原廠建議開啟,以消除黑膠唱盤會產生的低頻噪訊。SPL Phonos還有三段增益輸出可設定,在Norm正常時,MM增益為+46dB,MC增益為+67dB,另外為-10dB與+4dB,用家可視需要切換,原廠建議設定在Norm。

SPL Phonos的反RIAA曲線是SPL的工程師Douglas自己設計的,Douglas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該校電子工程的第一把交椅,光聲音電子學他就有六本書出版。在設計RIAA線路時,他使用多個小型電容而不是單一顆的大電容,這樣的好處是電容可以更快的蓄電與釋放電,解析更好、傳輸反應更快,使用的主要是發燒等級的Styroflex電容。SPL Phonos採用一顆特訂的環型變壓器(全線性類比電源),並以隔離絕緣最佳的高導磁合金屏蔽磁場材料Mu進行屏蔽。DC電壓以4顆2,200 μF EPCOS電容進行穩壓。在聲音線路部份使用發燒等級Panasonic PAM Gold-Series電容,在放大線路部份,使用了SPL專利的「VOLTAiR 120V DC Audio Rail Technology」放大模組。評測時使用的是Kiseki 奇跡 Blue N.S. MC唱頭,初聽SPL Phonos的聲音非常中性自然,放大倍數也已足夠,唱片的動態有發揮出來,不開Subsonic Filter的底噪已有很好的表現,也沒有擾人的哼聲!

RIAA等化曲線是美國唱片業協會9The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所制定的標準,195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就以圖中藍色的曲線製作,低頻最終減少了20dB以增加唱片播放的空間出來,而高頻最終增加了25dB以減少噪訊與嘶聲,紅色曲線則是Phonos所設計的inverse RIAA曲線,如此一來重播唱片時可得到平坦的頻率響應,在MC模式下,Phonos的輸出增益為71.5dB(設定為+4dB模式下),再加上RIAA低頻的20dB補償,總放大達到91.5dB,相當於4萬倍的輸入訊號放大,這是非常驚人的。

SPL有一個最重要的技術,稱之為「VOLTAiR 120V DC Audio Rail Technology」,OP-AMPS運算放大器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電壓放大晶片,其工作電壓多在+/-15V或+/-18V。SPL研發出「SUPRA OP-AMPS」,其工作電壓變為4倍,等於+/-60V DC=120V DC Rail,突破現有的規格,這是SPL在1996年就開始研究的獨家專利技術,2000年應用在SPL MMC1母帶處理中心上,目前已經是第五代的產品。120V DC Audio Rail的好處可以有更大的輸出容許空間(Headroom)、更大的動態範圍、更小的總諧波失真、底噪、更不容易感到聽覺疲勞(Ear Fatigue)、更寧靜更放鬆。

SPL VOLTAiR與其他線路的相比,在運作電壓部份,VOLTAiR為120V,一般只有30V或是36V,運作電壓對動態範圍、失真與訊噪比都有正面的改善,VOLTAiR最大的輸出音壓可達到141.4。

VOLTAiR的動態範圍33.2dBu,比其他(OPA134)至少大上10dBu,總諧波失真THD&N低至-114.2dBu。

SPL Phonos很單純,只有一組RCA輸入(唱盤的訊號輸出接到此,設有接地端子可接)與一組RCA輸出到前級擴大機或是綜擴。

背景寧靜、中性自然
身為一台合格的唱頭放大器,先撇開聲音表現不談,至少要有兩個基本要素,第一是增益要夠,聲音動態才會出得來,不會聽起來悶悶地,第二個是要夠安靜,黑膠系統極為敏感,放大倍率極大,稍有干擾出現就會出現腦人的哼聲或雜訊,而這兩點又剛好是衝突的,如何做到有足夠的增益、極低的噪訊,考驗著廠家的技術與能力,而SPL Phonos這兩點都做到了。聆聽「Camila Cabello / Camila」金色限量版,B面第一首的「Real Friends」。

這是專輯中沒有低頻效果的一首,相對來說,Camila與各個樂器與效果的分離度與結像特別清楚,SPL Phonos解析能力也從這首歌展現出來,然而又非常自然,Camila的歌聲相當有特色,帶有一種成熟小女人的嬌媚性感,再聽A面第4首的冠軍主打曲「Havana」,就可以感受到流行樂中不可缺少的強勁低頻能量一波一波連接而來,SPL Phonos具有足夠的能力與控制力,完整的再生出來。我也試了一下SPL Phonos上的三段增益調整,Norm正常的檔位是最好的,+4db的動態雖然較大,但音質還是稍為有些下降,除非你的唱頭輸出需要更大的增益,不然設定在正常就好。

大器地的舞台與音場
SPL Phonos雖然體積為Half Size的設計,較一般標準為小,但是場面可是完全相反,聆聽Diana Krall、Tony Bennett與紐約爵士樂團Bill Charlap Trio演出的「Love Is Here To Stay」,這張專輯大部份我是聽24Bit/96kHz的高解析檔,黑膠唱片入手已久還是第一次播放,很明顯地,黑膠唱片的活生感、現場感還是勝過數位檔案不少,SPL Phonos的舞台與音場規模相當大器,聽起來包圍感很好,泛音也非常豐富完整,鋼琴較播放高解析數位檔時更為立體,兩個人的歌聲更為飽滿渾厚,音色的差別也更為明顯,更有能量與張力,這張專輯的黑膠版本錄音也非常發燒,可拿來測試系統表現。

優美表情豐富的小提琴
黑膠系統聆聽小提琴的自然真實感,數位系統要達到可說是相當困難地,聆聽DECCA發行,大衛.歐伊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指揮是Jascha Horenstein ,David Oistrakh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術一覽無疑,表情變幻豐富,深深的情感隨著曲目起伏激盪,小提琴的箱音是自然地與弦共鳴,我可以聽到擦弦時的細節,精準又有自信,倫敦交響樂團的表現也非常完美,與David Oistrakh的小提琴融合在一起,弦樂群的合奏協調之美,低音大提琴的低頻溫暖、寬鬆、厚實,整個樂團合奏時的氣勢宏大,而且不混亂,SPL Phonos具有很好的音域平衡。

直接真誠會讓人感動的聲音
聆聽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G的「海闊天空」,黑膠市場再度復興有個好處,就是許多好片也都重新發行黑膠,這張黑膠於2017年11月發行,品質很好,「海闊天空」於1993年創作,作曲、作詞及主音均為樂隊靈魂人物黃家駒,黃家駒在完成此曲後不到2個月在日本意外死亡。SPL Phonos的聲音相當中性,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染色,因此我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唱片中最真誠、真實的演唱,「海闊天空」不像一般流行樂曲使用大量合成電子效果配樂,一開始就以鋼琴帶出,並是Beyond第一次用真正的弦樂團為歌曲配樂,SPL Phonos的頻寬很完整,聽了幾張唱片下來,都能釋放出唱片的能量,沒有感到壓迫。

SPL Phonos RIAA唱放前級焦點
● MM唱頭提供了4種電容值(OFF, 150pF, 220pF, 330pF)。
● MC唱頭的阻抗有6種值可以設定(100, 220, 470, 2.2k, 4.7k, 10kOhm)。
● 三段增益輸出可設定, Norm, -10dB, +4dB
● SPL 專利「VOLTAiR 120V DC Audio Rail Technology」技術。
● 特訂的環型變壓器(全線性類比電源),高導磁合金屏蔽磁場材料Mu進行屏蔽。
● DC電壓以4顆2,200 μF EPCOS電容進行穩壓。
● 發燒等級Panasonic PAM Gold-Series電容。
● Subsonic Filter低頻濾波功能。
● SPL首席工程師Douglas親自設計的反RIAA曲線。
● Made in Germany,德國設計生產。
● 聲音特色: 中性自然,活生真實,大器的音場規模,平衡動態佳。
● 搭配建議: 注意前端搭配器材,如果失真較高或是頻率響應不平衡的話,會被SPL Phonos毫無保留的顯示出來。

SPL Phonos RIAA唱放前級規格
輸入: RCA
輸入阻抗 (MM): 47 kohms
輸入阻抗 (MC): 可調式 100, 220, 470, 2k2, 4k7, 10 k ohms
輸出阻抗: < 5 ohms
串擾 Crosstalk: -80dB (at 1 kHz)
放大(MM): 46 dB (Norm.), 36 dB (-10 dB), 50 dB (+4 dB)
容抗調整(MM): Off, 150 pF, 220 pF and 330 pF
噪訊MM Noise (A-weighted): -85,3 dB
放大(MC): 67 dB (Norm.), 56 dB (-10 dB), 71.5 dB (+4 dB)
噪訊MC Noise (A-weighted): -61,7 dB
內部運作電壓: +/- 60 V
消耗功率: 最大30 VA,待機0.7 W
尺寸: 278 mm W x 57 mm H x 330 mm D
重量: 3.2 kg

總代理 德錩音響: https://www.techunion.com.tw/
SPL: https://spl.audio

加拿大Kronos Audio原廠訪台,持續為音樂發聲

$
0
0

加拿大品牌Kronos Audio專注黑膠唱盤設計與製造,崛起快速,從2012年CES首次推出至今剛滿6年,已經獲得消費者甚至是其他音響製造商的肯定,台灣由傑富音響代理引進,Kronos Audio設計師也是老闆的Louis Desiardins先生多次造訪台灣,這回也特地來與媒體們交流並分享他的唱盤與音樂。

本篇一共有兩則重要的報導,第一則為Kronos Audio在台灣代理商傑富音響所舉行的音樂示範會,第二則為Kronos Audio與台灣品牌勞倫斯音響(Lawrence Audio)未來將在國際上一同奮鬥的獨家報導。

真金不怕火煉的年輕品牌
Louis Desiardins先生先談了這6年來的成績,相當令人驚訝,6年來銷售的唱盤數量超過了500套,要知道我們談論的是百萬級黑膠唱盤,就算是入門盤也要數十萬元,此市場規模是小眾中的小眾,而且Kronos Audio也就成立這6年,一切從零開始,說他崛起快速絕非浮誇之詞。

更令Louis Desiardins先生驕傲的是,購買Kronos Audio黑膠唱盤的人幾乎都持續在使用,而沒有更換或是售出。頂級發燒友的預算經常是難以想像,如同玩跑車玩名錶的人一樣,不斷再尋找新的獵物,但Louis Desiardins先生都會持續追蹤他的客戶,他說超過9成的人都持續在使用Kronos Audio的產品,而且當中有許多是音響製造商用來作為黑膠系統的參考唱盤,包含了Magico、Nagra等知名品牌,代表聲音真的受到眾人肯定,是歷久彌新的好產品。

完美的設計成熟地升級
Kronos的黑膠唱盤6年來在設計上並無重大改變,因此從最初設計就已相當成熟,但這些時間帶來的是一些部件升級,例如最近他才更換了新的唱片鎮,這一趟來台也帶了新唱片鎮來給代理商,這些升級並非僅是為改而改,而是在他們不斷地測試中找到了更好的方案,是確實提升了聲音品質,有些升級甚至都是免費的。

在Louis Desiardins先生的理念中,他認為音響系統不能夠有音染,甚至不該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有人說A品牌是什麼聲音,B品牌又是什麼聲音,對他來說這並非正確的,真正理想的應該是只有音樂,感受不到系統的存在,聲音要是最接近原始音樂的,這些本就是發燒友所追求的,只不過真的不容易,這也是他努力的唯一目標。

控制震動是最為重要
Louis Desiardins先生談到他的產品是非常開心的,他說黑膠唱盤最重要的是震動的控制,這也是Kronos Audio唱盤的核心之一,我仍然記得首次與他在圓山音響展上見面時,他在音樂播放的當下以手直接敲擊唱盤盤身,卻沒造成對音樂的影響,在場聽眾根本不知道他用手敲了唱盤,可見得設計相當完美。

另外Kronos Audio唱盤最特別的是雙轉盤設計,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設計,這是為了解決單轉盤旋轉時產生的作用力,稱為”torque force indusing vibration”,扭力造成的震動,當轉盤在轉動時,整個盤身也會有股力量想跟著轉動,但是盤身當然不會真的跟著轉,但這股力量無處宣洩,所以震動與晃動就產生了。Louis Desiardins先生當初就是發想到給予盤身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力就能完美抵銷這個問題,因此雙轉盤設計就誕生了。

並且使用DC馬達運轉轉盤,因為有兩個轉盤,所以有兩個馬達各自獨立驅動負責的轉盤,雖然DC馬達帶來的震動是最少的,但要保持DC馬達的速度穩定度是非常困難的,他在轉動的兩個轉盤旁各設置了一個感應器,而每個轉盤側面平均分布四個感應點,等於轉盤轉一圈,感應器會感應到四次感應點,藉此無時無刻監控轉盤的轉速,並利用DSP晶片並保持轉速的恆定。

會令人愛上聽音樂的聲音
小談了產品後,就是聆聽音樂見真章,他也特地讓大家聽聽使用雙轉盤一起播放與只使用單轉盤播放時聲音的差異,在場每個人都很明確感受到雙轉盤的聲音無論在活生感、立體感、動態頻寬上都很直接地勝出單轉盤的播放。在我數次的聆聽經驗下,Kronos Audio所播放的音樂總是非常有活力、帶有情感、細節與動態橫生、立體活生、背景超級寧靜,當播到熟悉的音樂時總是讓我有全新的聽覺享受,就連代理商羅先生也直言高階優異的黑膠系統聲音真的很棒,數位訊源真的難有這樣的音樂重播體驗。

Louis Desiardins先生最後說他們已經推出了新的唱放前級,能夠再將聲音提升到更好的境界,因為效果非常好被訂光,這次來台他手邊沒有任何新唱放,所以台灣朋友要聽新唱放要再等等,好事多磨,他說新的唱放與原來的唱盤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搭配,是更能進一步地做到將”系統消失”的進步。

更多照片:

這次我們還獨家專訪了另一則重要消息,那就是Kronos Audio與台灣之光勞倫斯音響的未來合作計畫,請接著看以下報導喔。

勞倫斯音響放眼全球佈局,與加拿大品牌Kronos完美合作
世界上的音響品牌何其多,走一趟慕尼黑音響展就能略知一二,處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每個品牌無不卯足全勁、兢兢業業地開拓版圖。台灣出身的自有品牌勞倫斯音響已經征戰各國展覽多年,在外奮鬥的辛酸他們最清楚,每一分回報都是長途跋涉與無數次的展覽所積累而來。加拿大的Kronos Audio同樣是年輕品牌,專攻黑膠唱盤設計製造,近兩年在慕尼黑音響展能見度極高,崛起非常快速,台灣由傑富音響代理,發燒友們也能試聽的到。來自台灣以及加拿大的兩個品牌展開了最完美的合作示範。

勞倫斯音響與Kronos Audio的合作故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同樣是在世界各地參加展覽的兩個品牌,彼此雖然早已認識,但展覽場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品牌的推廣上,對於彼此產品並不熟悉。

驚為天人的土耳其巧遇
Kronos Audio老闆也同是設計師的Louis Desiardins先生對我說,他拜訪土耳其的經銷商Extreme Audio時,在其中使用Kronos Audio黑膠唱盤的試聽室聽音樂,現場有三對不同品牌的喇叭輪流播放音樂,其中兩對是成名已久的頂級品牌喇叭,另外一對就是勞倫斯音響最新旗艦Dragon,原來這家Extreme Audio也同時是勞倫斯音響的經銷夥伴。當使用另外兩對喇叭播放音樂時聲音很普通,並不讓他感到特別滿意,但最後換上Dragon聽完後他卻驚為天人,他說這是極為自然、生動、富有音樂情感的聲音,他意識到了這對喇叭有非常驚人的實力。

當時他直接打電話給同時間遠在新加坡參加展覽的勞倫斯音響市場部經理Angela Yang小姐,他興奮地訴說Dragon在土耳其經銷商處的優異表現,認為Dragon能重播出非常自然的聲音,搭配他自己的黑膠唱盤竟然能重播出接近他心中理想的音樂,是非常好的組合,而合作契機便自此萌芽。

左方喇叭為Bird Penguin、右方喇叭為Dragon。Dragon為三音路設計,前有Jantzen鑽石高音,後有Accuton陶瓷高音,搭配Accuton陶瓷中音與低音單體,分音器為4階分音,使用高品質MKP電容、純OFC導線、軍規電感與金屬薄膜電阻,勞倫斯音響CEO也是設計師的Lawrence Liao先生說分音器是最新設計而且是好聲音的關鍵。

開拓市場事半功倍
勞倫斯音響是製作喇叭的廠商,在各地展覽時都需聯繫優異的品牌支援訊源以及擴大機等器材,因此當Louis Desiardins先生提出合作時,勞倫斯音響也認為相當可行。首先Kronos Audio的產品確實很棒,受到很多人認可,其次是Kronos Audio近年在各地成績相當好,有一些地區是勞倫斯音響還未進入的市場,將來到這些地方展覽有當地的協助和優異的訊源可以使用,對推廣品牌的幫助很大。

這回Louis Desiardins先生特地來台灣就是帶給勞倫斯音響Kronos Audio的旗艦黑膠唱盤,頂級DSP轉速控制與最新的唱放前級,並且教他們如何安裝,示範將來參加展覽的拆裝流程和注意事項,未來勞倫斯音響在參加各地音響展時就有非常好的黑膠唱盤可以使用,相對保證了聲音品質的穩定。接著勞倫斯音響便會寄一對Dragon到加拿大去,讓Kronos Audio平常可以作為音響室的參考喇叭,也能帶到展覽會上使用,對彼此都是非常正向的幫助。勞倫斯音響和Kronos Audio的品牌合作可讓雙方在各地市場更輕易地延伸出去,而台灣發燒友如果對Kronos Audio產品有興趣可直接找本地代理傑富音響洽詢。

推廣講方法,實力見真章
這次Louis Desiardins先生來訪還帶來一位越南代理Cong Audio主事者Vu Duc Cong先生,Cong Audio在越南當地代理Kronos Audio、YG Acoustics、CH Audio、Nagra、Octave等歐美High-End品牌,他特地來台灣試聽勞倫斯音響的喇叭,在三天的旅程中天天到勞倫斯音響的試聽室報到,對於聲音非常滿意,離台前也確定將把勞倫斯音響引進越南市場。

品牌間合作基礎是建立在彼此優異的產品上,好產品是最強的底蘊,但也需要適當的方法讓大家看到。勞倫斯音響在香港、歐美、俄羅斯有多個銷售據點,這都是多年來一步一腳印所累積的,目前正是成熟的時間點切入新興市場,相信藉由這次品牌合作能讓更多人看到勞倫斯音響,也能更迅速、更順利地交出漂亮成績單。

左為Lawrence Liao、中為Vu Duc Cong、右為Louis Desiardins。

設計就需從熱情開始
在採訪當天,一開始Louis Desiardins先生非常專注在安裝唱盤,從他工作的過程中看得出他是一個極為行動派的人,做事不拖泥帶水,從頭到尾不多說一句話,不多喘一口氣,我還以為他可能因時差疲憊或是心情不佳。但是當安裝完成播上音樂後,他整個人就活了過來,臉上堆滿笑容,眼中充滿喜悅,像個大孩子隨著音樂手舞足蹈,不斷地跟我說這對喇叭真的是太優異了,光一句「It’s unbelieve good」我就聽了不下五次,不斷換上他從加拿大帶來的黑膠唱片,整個人沉浸在音樂當中,這一年來我跟他見了三次,還從沒見過他這樣呢。他告訴我跟Dragon使用同樣陶瓷單體的喇叭,多年來聽過很多,幾乎很少有把單體實力完全發揮出來的,而Dragon是他聽過最自然均衡、流暢清晰,最像音樂的音樂,因此說什麼也要擁有一對。

採訪結束要離開勞倫斯音響試聽室時,只見兩位設計師開始討論擺在入門處的吉他,從木材種類到製作產地都問了一遍,接著討論什麼材料對聲音有幫助,什麼材料會損害聲音,最後兩位設計師各自把玩彈奏了一下,看得出都是生活在音樂當中,享受音樂的人,以對音樂和對音響的熱情跨國交流,完美地為這天劃下句點。

黑膠唱盤安裝過程

Kronos Audio: http://www.kronosaudio.com/
總代理 傑富國際: http://www.jeffaudio.com.tw/
勞倫斯音響: http://www.lawrenceaudio.com/

真正好貨,安靜有質動態大: 英國AVID Pulsare II旗艦唱頭放大器

$
0
0

英國AVID HIFI最為出名的就是他們家的黑膠唱盤,近來在創辦人Conrad Mas的帶領下,發展出擴大機與喇叭、音響架、唱臂,加上原有的線材與未來即將發表的唱頭,可說是除了數位器材外,整個產品線都已完備,為什麼AVID不好好專心於唱盤的生產就好? 記得有次Conrad來台灣音響展我訪問他時,他表示AVID的設計生產能力一直都有,許多黑膠唱盤的設計想法與製作方式同樣也能運用在其他產品,加上如果整套都是AVID的產品,更能將AVID的聲音理念完整的傳達給大家,不然每次搭配不同的器材或是喇叭時就會有不同的聲音特色與表現,因此近幾年陸續推出擴大機與喇叭。

除了唱盤之外,AVID近來積極推出喇叭與擴大機。

AVID雖然正式成立於1995年,但早在之前,Conrad在16歲時(1977年)就對黑膠唱盤非常有興趣,不斷地致力於發現問題進行改良,或是想出更好的設計。Conrad有很長一段時間待在一流的Cranfield科技大學,使用他們最先進的研究設備,直到現在都還是。在公司成立8年後,AVID與日本TEAC合作推出了較為平價的Diva黑膠唱盤,受到許多愛樂者的喜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AVID英國的工廠位於曾是美國空軍(USAF)基地的Alconbury,Alconbury是在劍橋的一個小鎮,這裡林立了許多高科技的工廠。AVID目前的工廠具有RF無線射頻的監控與害蟲隔離保護,這個地方先前是軍事航空所在地,這裡的電子干擾有效地被隔離,Conrad可以在這聆聽音樂與進行研發工作,AVID的團隊也能在這樣好的環境之中生產與測試產品。在AVID工廠的周圍有許多賽車,AVID是AVID-CPI賽車的共同贊助商,許多高科技的生產設備也同時運用在AVID的生產當中。前幾年AVID將工廠移到軍事區之外的St. Neots,工廠中仍充滿了許多高科技的電腦與機器設備,除了生產給AVID之用外,還替Lola賽車、SONY相機、Jaguar、Aston Martin、醫療用的高速離心機提供關鍵元件。

Pulsare是AVID 2010發表的首部唱頭放大器,也是最頂級的產品,同時間還有發表價位較便宜的Pulsus,2012年Pulsare II發表,也是本次我們要評測的主角。Pulsare II採用較小的機箱、電源分離式設計,也就是一套Pulsare II會有兩台,一台是主要唱放線路,一台是電源供應,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完全隔離電源對放大線路的可能干擾,由其是唱頭放大器更是敏感,缺點當然就是成本會增加許多,就唱頭放大器來說,我個人也偏好較小尺寸的設備,總覺得這樣跟黑膠唱盤搭配起來更有整體性,箱體採用鋁與不鏽鋼金屬製成,對RF與EMI干擾能有效隔離。

Pulsare II也是AVID所有唱放中將各個設定以選鈕方式設計在面版前方,操作起來自然更是方便。Pulsare II採用全平衡設計,對於訊號的干擾能進一步降低,因此其也具有XLR平衡輸入與XLR平衡輸出,在設定部份:

輸入選擇: XLR, RCA(b), RCA
GAIN增益: MM, MC(low), MC(med), MC(high)
Resistance阻抗: 10, 30, 100, 300, 500, 1K, 5K, 10K, 47K(Custom)
Capacitance容抗: 100pF, 200pF, 500pF, 1.5n, 10n, 20n
Mono單聲道模式
Subsonic極低頻濾波

這邊要特別說明的是為什麼會有一個RCA(b)的輸入選項,b代表的是balanced的意思,有些唱頭、唱臂與線路的設計,例如有些唱盤會將唱頭的接地連接在一起,此時若是使用RCA輸入可能就會有哼聲產生,因此可以切換到RCA(b),若不清楚到底要選擇那個也沒關係,就切換看看選好聽的就行了。

唱放本體與電源有一條專用電源線連接,電源開關設計在電源本體的底部,電源面版特別設計了一個大A的字體,別出心栽。在電源後方有一個Ground Lift的接地開關,若系統有哼聲問題時,可以將其設定在Floating的位置,通常能解決接地哼聲問題,我是沒有這問題就設定在Ground即可。評測的參考唱盤Bergmann Audio Magne為XLR平衡輸出,使用的唱頭是Kiseki奇跡Blue N.S. MC唱頭,因此針對唱頭我的一般設定會從MC(high), 100阻抗、100pf容抗開始聽,這並沒有一定,需針對使用的唱頭、實際聆聽情況與喜好調整。一切接好開聲後,我立刻可以確定,這台唱放具有很高的水準,我設定在高增益輸出的背景仍是安靜到不行,看來AVID所說以全平衡線路來將哼聲與噪訊降到最低、以最大化訊號再生空間可不是說假的。

使用與AVID參考級黑膠唱盤一樣的腳錐,電源開關位於底部。

唱放本體的內部線路。

電源供應的內部,可看到一顆大型環型變壓器與4顆10,000μF的電容。

背景非常黑,幾無雜訊
由於Kiseki奇跡Blue N.S. MC唱頭輸出不算高,只有0.44 mV,我一開始就將AVID Pulsare II的增益設在最大MC(high)的檔位,此時為70dB,完全沒有聽到什麼雜訊或哼聲,直到將擴大機開到將近最大時才有一些底噪出現,這樣的品質已經非常足夠,為什麼?我是用在最大增益的輸出,如果不需要使用這麼大增益時,底噪會更低,其次是我們聆聽音樂時,聲音也不會開到最大,因此可以保證在我們聆聽音量的範圍內,AVID Pulsare II可以說是相當安靜的,這邊也給大家一個選購調整唱放的參考概念,對於黑膠系統的底噪最低容忍值是在我們聆聽音樂的音量水平下,最好是沒有底燥或是只有一點的,如果在我們聆聽音量的水平底燥已經不小聲,聲音怎會好。聆聽 IMPEX重發三盲鼠MISTY限量發行的45轉黑膠,我對IMPEX發行的唱片品質深具信心,張張發燒,還沒遇過聲音不好的。這套45轉的黑膠共有兩片,由山本剛三重奏(TSUYOSHI YAMAMOTO TRIO)負責演出,第一首的MISTY鋼琴錄音堪稱無敵,極近距離的收音有如我們耳朵就在琴鍵敲擊之處聆聽,Pulsare II具有高密度與質感的聲音,鋼琴的光澤感相當漂亮,鼓與Bass自然寬鬆,結像形體真實。

 

自然平衡、音場具包圍感
聆聽「enya – Shepherd Moons」,這張1991年發行的專輯,在發燒友圈也紅極一時,其空靈療癒的音樂,配合鋼琴、合成、合聲與enya那優雅平靜的歌聲,有如教堂聖樂一般,前幾年發現enya的專輯全部都重發行了黑膠因此毫不考慮的全部收下,Pulsare II音場自然平衡,具有包圍感,恩雅的歌聲融合在音樂當中,細節非常豐富,清楚但又不能強調突出,曲中的低頻雖然溫和但非常飽滿,Pulsare II的密度極夠,讓音樂充滿了活力。

真實樂器的溫度與情感
聆聽大提琴家Sol Gabetta的「Il Progetto Vivaldi 3」,由Andres Gabetta指揮 Cappella Gabetta古樂團,演出韋瓦第Vivaldi的大提琴名曲,這是她第三張錄製的Vivaldi專輯,使用瓜達尼尼(Guadagini)1759年及嘉里亞諾1781年(Gagliano)巴洛克兩把名琴,專輯介紹中有說明那些曲目是使用那把琴,發燒友不妨聽看看兩把琴的聲音差別,巴洛克音樂富麗堂皇,具有正面的動力,弦樂合奏的優美旋律更是精華所在,以木頭製作的提琴箱體,越是好的系統越能感受到那種共鳴的溫暖,Pulsare II的音色真實,能聽到提琴箱體的密度與飽滿的共鳴,大提琴的再生結像形體清楚,下潛而不糊,有著層次,相當過癮 。

數位無法取代的類比韻味
播放香港環球唱片發行的重刻片「黎明 – 我的感覺」,特別委由Abbey Road Studios進行母帶重新處理,不過我到是很好奇,中文歌曲委由老外處理不會有音樂上理解的問題嗎? 實際播放後,這張聲音品質還算中等可以接受,不少華語新發行的黑膠都是地雷,要購入前最好先聽過比較好,畢竟現在發行的黑膠每張都要破千以上。這張專輯收錄黎明許多的經典名曲,包括今夜妳會不會來、不羈舞臺、與周慧敏合唱的真愛在明天,Pulsare II算是中性稍偏溫暖的聲音,帶有韻味但不濃郁洽到好處,加上質感解析能力都很好,使得聲音品質尚可的黑膠也能播放得更好聽,學生時代紅極的四大天王之一,又回到了那個時期,重溫往日時光,很有感覺,跟播放數位檔或CD相比,黑膠就是有更多感情在裡面。

AVID Pulsare II唱頭放大器焦點
● 當家旗艦型號,集精華於一身。
● MM/MC放大功能。
● 電源獨立分離設計,有效隔離干擾得到更純淨的聲音。
● Half Size一半大小的尺寸設計易於跟黑膠唱盤搭配擺放。
● 調整控制位於本體前方,操作設定容易。
● Half Size一半大小的尺寸設計易於跟黑膠唱盤搭配擺放。
● 具有平衡輸入與輸出。
● 特別的RCA(b)平衡對應輸入。
● MC具有三組增益可選、多組阻抗與容抗設定對應不同唱頭。
● Mono單聲道模式與Subsonic極低頻濾波。
● 使用與參考級唱盤相同的角錐。
● Ground Lift接地開關。
●聲音特色: 背景黑噪訊低,中性偏暖、動態頻寬大,質感密度優異。
●搭配建議: 無,應能對應市面上大部份的唱頭。

AVID Pulsare II唱頭放大器規格
噪訊: < -81dB MM <-67dB MC
● 失真: < 0.001%
● RIAA: 5Hz – 70kHz +/-0.5dB
● 增益: 40dB – 50dB – 60dB – 70dB
● 阻抗負載: 10R – 30R – 100R – 300R – 500R – 1k – 5k – 10k – 47k – Custom
● 容抗負載: 100pf – 200pf – 500pf – 1.5nf – 10nf – 20nf
● 電源供應: 雙整流300va環形變壓器
● 尺吋 (WxDxH): 29.2 x 24.1x 10.2cm (單件x2)
● 淨重: 唱放 – 3.8Kg (8.4lb) 電源 – 6.4Kg (14lb)
● 售價: NTD 268,000 (以代理商公告為準)

台灣總代理 方舟音響:https://www.arkaudiotaiwan.com/
AVID HiFi: http://www.avidhifi.com/
更多AVID報導: http://my-hiend.com/wp/category/brand/avid/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唱放: AVIDPulsare II
黑膠唱盤: Bergmann Audio Magne
唱頭: Kiseki奇跡Blue N.S. MC唱頭
喇叭: Marten Django XL
擴大機: Esoteric F-03A 30周年版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心動也能擁有: 直驅馬達黑膠唱盤TEAC TN-4D

$
0
0

日本TEAC在2019年動作頻頻,推出了第三樣新年產品TN-4D黑膠唱盤。有別前兩樣數位型產品,這次照顧到了類比用家,TN-4D採用直驅式馬達,具備豐富功能與優異規格,內建唱放並具備MM標準唱頭,台灣定價僅21,900元,非常適合初心者入手。TN-4D黑膠唱盤採用新開發的直流無刷DC伺服馬達,搭載反饋控制系統,能維持轉速穩定性與平穩的轉盤旋轉,並減低齒槽轉矩波動(cogging)。使用與SAEC公司一同開發的刀鋒型唱臂與樞軸點軸承,能挖掘出唱片中的微小細節與高解析的音質。

TN-4D黑膠唱盤還內建了精心設計的Phono EQ唱頭放大器,用家無需另行添購唱放,直接連接現有的一般擴大機即可播放音樂,唱放使用New Japan Radio製作的高品質NJM8080運算放大器,足以提供精美的音樂細節。在TN-4D的背面版上還具備有USB輸出,能讓用家將黑膠音樂轉存至電腦當中保存。

TN-4D配備了一個美國品牌SUMIKO的Oyster MM唱頭,在出廠時便會安裝在唱頭盒上,S型唱臂設計上在更換唱頭時非常方便,可以快速地即插即用各種唱頭。

實際開箱安裝
TEAC推出的產品一樣比一樣強,最新發表的TN-4D黑膠唱盤,包括唱臂、唱頭與唱放,只售NTD 21,900,更讓人興奮與驕傲的是TEAC的黑膠唱盤都是MIT,Made in Taiwan,身為臺灣的一份子與有榮焉,能製作出這麼出色價格又非常親民的產品。市面上也有不少數千元的黑膠唱盤,不過我敢保證聲音效果與作工完全無法與TN-4D相比,TN-4D為直驅馬達設計,使用精密的微電腦回饋線路控制轉速。這次TEAC更是與日本知名大廠SAEC合作共同開發一隻全新的刀鋒承軸S型唱臂,通用型的唱頭蓋設計易於安裝與更換唱頭,其可對應14~23g中的唱頭,唱臂可以很簡單的調整所需的針壓與抗滑。搭配的唱頭是SUMIKO Oyster MM唱頭,SUMIKO是美國已有40年歷史的公司,TN-4D也內建唱放,可直接連接到擴大機播放,其使用高品質的OP NJM8080 放大器,轉盤為鑄造鋁所製成,TN-4D還有USB數位輸出,可以將黑膠轉成數位檔案在其他地方播放。

這次特別請到「懋懋」來示範安裝,一起搭配的還有Tannoy Autograph Mini-OW書架喇叭、TEAC AX-505綜合擴大機。

將TN-4D本體取出,這是黑色鋼烤的版本,唱臂已經安裝與固定好了,可看出是S型的彎臂。

將轉盤直接套進去轉軸就可,TN-4D為直驅馬達設計,是不用皮帶的,另外還有一張軟質的唱片墊也可一起裝上。

將唱頭鎖上,有防呆裝置,所以不用擔心裝錯。

裝上平衡鎚,有刻度的要朝內。

藉由調整平衡鎚的前後讓唱臂在靜止狀態時是平衡水平的,唱臂可維持水平後,此時要下針壓,原廠所附的SUMIKO Oyster MM唱頭建議針壓是2.3g,將平衡鎚的上方刻度那圈先歸零後,再轉動整個平衡鎚下針壓。

抗滑原則上也設定跟針壓一樣為2.3。

裝上透明的防塵蓋,到此唱。

氣質100%的Tannoy Autograph Mini-OW書架喇叭。

接上擴大機與喇叭。

由於是使用TN-4D內建的唱放,因此PHONO EQ要設在ON開啟的位置,如果是要外接唱放,就要設在THRU的位置。

可以開始享受黑膠唱片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 這樣的搭配聲音聽起來很有感覺,很有FU,聲音水準很不錯呢!

PS 這裡特別說明一下,很多人看到我把喇叭放在擴大機上覺得很不High End,其實這邊是為了情境拍攝安排的,為了拍照的效果所以有點妥協,但我必須說,其實這樣聽的效果真的已經不差,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要輕鬆的享受音樂,看看書,喝喝酒放鬆一下,MY-HiEND一直都是最講究High End精神的音響媒體,該專業的時候我們是非常認真的,我們擁有用心打造的試音空間,想看Tannoy Autograph Mini-OW書架喇叭評測的請點此喔!(http://my-hiend.com/wp/?p=23927)

聽音樂不是都需要那麼嚴肅的。

TEAC TN-4D黑膠唱盤焦點
● 直驅式類比轉盤
● 新開發的無刷DC馬達讓機身變得輕薄
● 使用微控的回授電路來讓速度誤差達到石英準度
● 與SAEC公司共同開發的全新刀鋒唱臂
● 裝備美國SUMIKO公司製的MM唱頭「Oyster」
● 唱臂底部可以微調抗滑與針壓
● 內建的唱頭放大器採用NJM8080運算放大晶片
● 可以切換Phono/Line輸出
● 配備USB數位輸出,可以用電腦存取
● EP、LP重播可以支援45轉和33-1/3轉兩種速度

TEAC TN-4D黑膠唱盤規格
轉盤

驅動系統: 直接驅動
馬達: DC 馬達
轉速: 33 1/3 rpm, 45rpm
失真: 0.1%
訊噪比: 67 dB以上(A-weighted、20kHz LPF)
尺寸: 壓鑄鋁盤,直徑30cm (12”)
唱臂
唱臂類型: 靜態平衡S型唱臂
有效唱臂長度: 223mm
針壓差異範圍: 0 ~ 5g
可接受唱頭重量: 4.0 ~ 13g,14g-23g (包含唱頭蓋)
唱頭
類型: MM(SUMIKO製Oyster)
輸出電壓: 4.0 mV (1kHz)
針壓: 1.5~2.5g(標準2.3g)
唱頭重量: 5.3g
唱頭殼重量: 10g (包含螺絲、螺母和線圈)
替換唱針型號: SUMIKO Oyster替换针
類比輸出
RCA輸出: RCA針式插孔(Phono/Line切換)
輸出電壓: 4.0mV(1kHz,Phono輸出),224mV(-13dBV Line輸出)
USB輸出: USB B端子(5V 100mA USB需供電)
輸出訊號: PCM、16bit、8k/11.025k/16k/22.5k/32k/44.1k/48kHz
一般
電源: AC 100V-AC 240V, 50/60Hz
消耗功率: 2W(待機時0.5W以下)
材積 (W x H x D): 420 x 117 x 356 mm(包含突出部分)
重量: 6.1 Kg
顏色: 胡桃木,鋼琴烤漆黑
參考售價: NTD 21,900元(請以代理商價格為準)

總代理 勝旗音響: http://www.winkey-audio.com.tw/
TEAC: https://teac.jp/
更多TEAC的報導: http://my-hiend.com/wp/category/brand/teac/

如此精彩造就如此優異: Soulnote E-2唱頭放大器

$
0
0

Soulnote這個品牌在日本、香港已經火紅好一陣子了,終於日前藝聲音響正式代理引進台灣,如此好物為何這麼久才引進呢? 原因就出在Soulnote跟許多日本品牌一樣,目前比較著重在日本市場的發展,又因為原廠對品質上的要求及High End音響並無一般消費性電子的規模經濟,生產速度非常緩慢,需求遠遠大過供給,因此將近一年的時間左右日方原廠才開始發出樣本到台灣,不過總算是引進臺灣了。

別以為Soulnote只是個小公司,其是CSR Co.(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旗下的一個音響品牌,CSR創立於2004年,主要從事電子產品ODM/OEM,Marantz除了家用音響部份外,包括商用音響與通訊設備部份就是CSR所負責,為何如此? 這要回到2002年Marantz與Denon合併為D&M時,音響部份在D&M,其他業務就重組為CSR,也因此CSR許多研發人員與工程師都參與過Marantz的設計,CSR董事長中澤矩長(Norinaga Nakazawa)就是當時的部門負責人,包括超級經典的Philips LHH系列。

這裡有原廠的中文介紹,故事非常精彩,建議一定要看一下Soulnote傳奇的背景故事
http://soulnoteglobal.net/cn/aboutus.asp?id=58
至於Soulnote最新資訊還以日本官網為主
http://www.kcsr.co.jp/soulnote.html
他們的FB也常有技術人員發表文章,雖是日文,翻譯一下看看還是很有收獲的
https://www.facebook.com/soulnote2nd/

本地代理首批引進的是新發表的旗艦2系列,目前有A-2綜合擴大機、D-2 DAC及E-2唱頭放大器,本次送來MY-HiEND的是E-2唱頭放大器,先不論其他,這台唱頭放大器有兩個非常特別別家沒有的特點,第一,他有一組DS Audio光學唱頭用的唱放輸入,因此如果你有使用DS Audio光學唱頭的,可以使用,第二,他建立了超瘋狂的放大曲線設定功能,我們都知道在1954年RIAA通一標準之前,每家唱片公司在製作唱片時都有自己的等化曲線,每家都有自己的Tourover與Rolloff頻率,組合高達上百種,在聽這些唱片時,如果唱放能完整的設定與唱片一樣的等化曲線,播放時當然是最完美的,Soulnote E-2直接設計了Low Limit(6段)、Turover(4段)、Rolloff(6段)調整功能,共144種組合,不過問題來了,我有老唱片,但不知道他的等化曲線是要如何設定,Soulnote都已經預先設想好了,在說明書裡詳細列出各年代廠牌唱片的設定,一點都無需擔心。

OPT即是對應光學唱頭輸入之用。

OLD EQ,共144種組合,對應RIAA之前各家的唱片曲線。

不知道手上老唱片的曲線? Soulnote全部都寫在說明書中了,照著設定就可,一點都不用傷腦筋。

除了對應光學唱頭外,E-2具有MM/MC唱頭放大功能,而且有一組MC專用的全平衡輸入(XLR與RCA介面對應),另外兩組RCA輸入則是MM/MC共用,每組輸入都有單獨的接地。前方面版可設定MC的阻抗(6段)與MM的負荷(3段),另外還有Low Cut(低頻切斷)、Gain Low(降低輸出增益)、Degauss(消磁)、Mono(單聲道)、INV(反相)等功能,類比輸出則有XLR與RCA各一組,可說是該有的都有,別人沒有的也有,功能強大到不行。

E-2本體體積不小,比一般器材略高,重量將近20Kg,其採用厚度很厚的鋁板作為主要機箱材質,上蓋採用鋼板並留有許多散熱孔,其上蓋並非鎖死的,而是採插入式設計,因為根據Soulnote的研究試聽,上蓋若是採用鎖死方式的話,聲音會悶沉不好聽。

底部使用三點尖錐支撐避震,這也是Soulnote研發最佳的方式,不過角錐非常尖,用家要注意在下方墊個東西,或是選配原廠專用的實木音響墊(SSB-1),其已預留角錐的位置,可完全搭配。

打開E-2上蓋,其內在比外在更為精彩,前方一顆400VA大型環型變壓器,包覆隔離的很好,這個變壓器也是Soulnote特訂的,其未經過凡立水浸用補強保護,因此更能保有更純淨的電源供應,但此法要特別注意變壓器的品質與固定隔離保護,E-2使用許多小的高速無迴授電容進行整流。E-2採用全平衡設備,我們可以看到MC平衡輸入採用了完全隔離,左右聲道各自獨立的線路板,在放大部份使用了8顆電晶體,這也是E-2絕對能提供足夠放大增益的原因,MC增益為72dB、MM為52dB。每個線路板上都設有橘色的LED燈,我猜想那是代表線路正常運作的指示燈,未來如果要維修更新也是相當方便。

參考唱盤為Bergmann Audio Magne與Kiseki Blue N.S.唱頭,其剛好就只有平衡輸出,可以直接接到E-2最佳的平衡輸入與平衡輸出到擴大機,阻抗設定在100歐姆,唱盤接地也接在E-2上,開聲之後,E-2的聲音超乎我預期的好,背景非常黑,音量就算開到很大也還是相當安靜,這也是唱放設計最困難的地方,黑膠系統是非常敏感的,任何的干擾都會放大成擾人的雜訊與噪音,E-2展現了設計者深厚的功力,E-2的音質很好聽、很純淨透明,頻寬很廣,使得音樂動態都能完整呈現,有了E-2,可以讓黑膠系統的聲音再進化到新的境界。

安靜、安靜、非常安靜
黑膠系統與數位系統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背景的寧靜度,全類比的設計讓黑膠系統非常的敏感,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馬上就會顯現出來,接上Soulnote E-2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底噪變得更黑了,聆聽細川綾子(Ayako Hosokawa) – A Whisper of Love,基本上由三盲鼠(three blind mice)發行的唱片就是金字招牌版本,錄音絕對是發燒等級,經過IMPEX RECORDS重新進行母帶後製再發行的也是好聲保證,我手上這張就是IMPEX RECORDS的重刻片,細川綾子是日本爵士天后之一,演唱多首經典名曲,情感豐富,非常動聽,Soulnote E-2更黑的背景讓我可以更輕鬆的將聆聽音量加大一些也沒有感到任何壓力,轉小聲時依然仍有動態細節,Soulnote E-2在底噪的處理相當有一套,光這點就可大大加分。

清楚的結像與形體
聆聽大提琴家Sol Gabetta的「Il Progetto Vivaldi 3」,由Andres Gabetta指揮 Cappella Gabetta古樂團,演出韋瓦第Vivaldi的大提琴名曲,Soulnote E-2的結像定位相當清楚,一點也不含糊,在整個弦樂團齊奏時,我仍可以很清楚的聽到Sol Gabetta完整的大提琴聲音與小提琴的拉奏,所使用的瓜達尼尼(Guadagini)1759年及嘉里亞諾1781年(Gagliano)巴洛克兩把名琴的聲音確實不凡,溫暖且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低頻的下潛真實自然,層次豐富。

自然完整的的音場
聆聽最近才重刻的「Phil Collins – Serious Hits…Live」,雖然我已經有首版了,但因為太喜歡這張專輯了,依然購入重刻版本。對我個人來說,我認為這場1990年於柏林的演唱會可說是Phil Collins的最顛峰時期,演出陣容最為堅強,我也是從這場演唱會開始徹底的愛上了他的演出,演上會所演唱的15首曲目都是精選中的精選,非常好聽,Soulnote E-2的音場相當自然,空間感寬廣完整,相當大器,將演唱會現場的氛圍都呈現了出來,聽起來有如就在現場一般,至於首版跟重刻那個聲音好? 答案總是不讓人意外,首版解析更為透明。

清徹透明的分析力
在黑膠依然流行下,不少重未發行黑膠唱片的國語專輯也陸續發行黑膠唱片,不過要很小心,不少屬於地雷等級,甚至比CD還要來得糟,最好能先問過口碑在購入,不然每張都要價千元以上損失可謂不小。這張1999年發行的CD「陳建年 -海洋」也發行黑膠,而且還是非常漂亮的藍色彩膠,黑膠發行的同時,陳建年也從警察生涯退休正式出道。陳建年為原住民(卑南族),有著天生的好歌喉與創作靈魂,一把吉它自彈自唱,唱出了不一樣的清新曲調,Soulnote E-2的音質清徹透明,具有很好的解析能力,將人聲與吉它再現的栩栩如生,其中有在海邊錄音的自然聲音也相當清楚,再次展現了Soulnote E-2在細節方面的強項。

在試聽期間,代理商特地將剛到貨的專用音響墊板SSB-1給送來,其有分為淺木色與深木色兩種顏色,分別對應給銀色與黑色器材之用,板子有預先挖好對應角錐的孔位,所有的Soulnote器材都可使用,安裝時要使用所附的對準尺規再對齊將器材放上,聲音的變化呢? 放在SSB-1上後,更有立體活生感,相當正面。

這次請到愛晨為大家播放音樂

Soulnote E-2唱頭放大器焦點
● MM/MC/光學唱頭放大。
● MC、MM阻抗可調。
● OLD EQ共有144組設定,對應早期唱片錄音曲線再生。
● 全平衡線路,具平衡XLR、RCA輸入與輸出。
● 特訂400VA大型環型變壓器,未經過凡立水浸用,聲音更好。
● MONO單聲道模式、INV相位反轉、LOW CUT低頻切除、GAIN LOW低增益、DEGAUSS消磁等實用功能。
● 本體為厚鋁金屬製成,上蓋採用浮動設計,三點尖錐支撐避震。
● Made in Japan, 日本設計生產。
● 聲音特色: 背景黑、解析力高、音場寬廣及頻寬大。
● 搭配建議: 避免瘦聲的唱頭。

Soulnote E-2唱頭放大器規格
● 輸入靈敏度  MC: 0.4mV, MM: 4mV, OPT: 50mV
● 輸出增益 MC: 72dB, MM: 52dB, OPT: 30dB
● 輸出電壓 BALANCE: 2.8V, UNBALANCE: 1.4V
● RIAA 偏差 ± 0.2dB
● MC load resistance 3Ω, 6Ω, 12Ω, 24Ω, 40Ω, 100Ω
● MM load capacity 100P, 200P, 350P
● MM load resistance 47KΩ
● 等化頻率
equalizer frequency ROLL-OFF [KHz] 1.59, 2.12 (RIAA), 2.59, 3.18, 6.89, FLAT
equalizer frequency TURNOVER [Hz] 250 , 390, 500 (RIAA), 630
Equalizer frequency LOW LIMIT [Hz] 50 (RIAA), 71, 100, 125, 150, FLAT
● 消耗功率: 50W (J60065)
● 尺寸: 430 (W ) × 160 (H) × 410 (D) mm
● 重量: 20kg
● 實售價: NTD 190,000 (最新售價請洽代理商)

總代理 藝聲音響: http://www.soundart.com.tw/
Soulnote: http://www.kcsr.co.jp/soulnote.html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擴大機: Esoteric F-03A 30周年限量版
唱頭放大器: Soulnote E-2
類比訊源: Bergmann Audio Magnet唱盤, Kiseki Blue N.S.唱頭
喇叭: Marten Django XL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好聽有型: AVID Ingenium Plug&Play黑膠唱盤「白色限定版」

$
0
0

記得採訪AVID總裁Conrad Mas時曾經說過AVID的唱盤從當初發表以來,就已經相當完美了,因此幾乎沒有什麼更動,因此近來品牌發展的重心反而是在喇叭、前後級等產品,Conrad希望能打造出整套的AVID系統,目前可說是已經完備。AVID Ingenium是AVID在2013年所推出的產品,有別於其他AVID的唱盤,Ingenium可說是盤身架構最為精簡的一款,呈一個橫放的T字型,然後再依唱盤的導震、結構重心設計,相較於傳統的唱盤設計顯得格外有型,甚至可說有一種北歐的設計感,非常好看,我個人是非常喜愛這樣的設計。

由於Ingenium在市場大受歡迎,AVID近一步改良,推出Ingenium Plug&Play隨裝即用的版本,直接配好專用的唱臂與唱頭,用家基本上只要幾個簡單的步驟安裝就能馬上享受,這次代理商送來評測的還是白色限定版,相較於原本的黑色版本又是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感覺。

由於是展示用機,包裝上自然跟新品不同,有些折損,新品的包裝當然是完好的,代理商跟Ingenium Plug&Play一起送來的還有搭配的AVID Pellar MM/MC唱頭放大器及AVID Isolation Platform隔離避震板,包裝大家也不用在意,是為了方便運送,非原裝的紙箱。

既然有隔離避震板,安裝唱盤前當然要先安裝這一片,其售價約在台幣萬元左右,是蠻值得的選配,其是AVID與知名專門生產避震產品的美國Sorbothane合作所開發出來的,使用針對黑膠唱盤特性的複合式材質,當然用在其他器材,如CD唱盤也很合適,承重可達50Kg,顏色有淺木色與深木色兩種可選。

避震腳墊的特寫,軟硬結合的方式。

Ingenium Plug&Play開箱,說明書官網也可以下載,安裝過程相當簡單,只要照著做就行了,就算是黑膠新手也完全無需擔心。

Ingenium Plug&Play唱盤本身結構是一個橫向的T字型,採用三點支撐,唱臂與唱頭出廠時都已經安裝好了。

採用和 Diva II相同的專業Elastomer墊材(一種專用的避震合成橡膠)。

要特別提一下的是,本地代理商針對台灣市場,請原廠搭配更好的唱臂與唱頭,性價比更棒,唱臂採用AVID TA3 高級唱臂(659美元)搭配Nagaoka MP110 MM唱頭 (185美元),整套建議售價65,000,再加上AVID Pellar MM/MC唱頭放大器38,000,整套黑膠系統約在10萬就能搞定,未來若想升級,換顆好一點的MC唱頭是最推薦的方式,不過實際試聽時,雖然只用MM唱頭,聲音已經屌打市面上不少黑膠唱盤的聲音表現了,畢竟AVID本來就是以黑膠唱盤起家,是專業的黑膠音響品牌,能有好聲音是在預料中事。

這個地方是相當重要,需要格外特別小心的部份,要將這顆小鋼珠(碳化鎢鋼珠)放在軸心(藍寶石軸承)上方的凹槽裡,切記一定要先放,若忘記放的話會造成唱盤損壞,而且這裡不能添加任何潤滑油,由於鋼珠很小顆,也要小心別弄不見了。

接著將驅動轉盤插入承軸中,要慢慢放入,可以稍為左右轉動一下放入,但切記不能太快,否則剛放的小鋼珠可能會移位。

將馬達放在轉盤的後方,馬達與轉盤的軸心約距離97mm左右,基本上轉速蠻準的,不過馬達的前後位置會影響轉速,因此若是龜毛一點的用家,建議可以買一個測速器來進行調整。

將皮帶裝上,裝皮帶後可以先用手轉一轉轉盤,讓其穩定,馬達有兩個凹槽,上方是對應33轉的唱片,下方是對應45轉的唱片,需要手動調整皮帶位置。

轉盤本體,加上原廠附的唱片鎮重達2.5Kg,轉盤上方表面使用像軟木材質來做緩衝與吸震。

接著安裝平衡鎚,先將唱臂的針壓刻度歸零,然後調整平衡鎚前後位置讓唱臂可以在水平的位置,不會前後翹。

唱臂平衡調整好後,就可以轉動針壓值,這顆Nagaoka MP110 MM唱頭針壓依原廠建議,可先設在1.75g。

如果有針壓計可以方便進行確認調整,可看到我們前面的設定其實已相當準確,這張照片也可以看到原廠附的唱片鎮。

抗滑先設定在跟針壓值一樣就可以,當然也有專用的調整工具可以使用。(上面膠膜未撕,所以看起來有點起泡,並非是磨損)

唱盤的安裝到此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安裝唱放,AVID Pellar MM/MC唱頭放大器的切換在底部,使用前先依說明輸切換到MM的位置對應我們使用的MM唱頭,然後將唱盤的訊號線與接地接到唱放的訊號輸入,再用一對訊號線接到擴大機就完成了。

Ingenium Plug&Play的開關,簡單但好用,馬達的運轉很用力,反應也很快。

大功告成,可以開始享受聆聽了。

原廠所附的唱片鎮非常重要,是要鎖住唱片的,為何要用鎖的? 因為唱盤的中央軸心那塊小小的平面圓形銅盤是稍為突起一些些的,要鎖住之後才能確保唱片的平順運作,這點非常特別,請看一下我們錄製的影片(Youtube)。

非常安靜、非常黑的背景
由於唱頭是全新的,需要一點磨合熟化期,因此前幾天聆聽時都在輕鬆的播放,後來唱頭熟化後聲音更為柔順悅耳。Ingenium Plug&Play在開聲時馬上有一點表現是讓我感到驚喜的,就是他的背景非常黑、非常安靜,這讓我不得不佩服AVID設計唱盤的功力,就算在自家入門的隨插即用產品上,其也能考慮到所有影響聲音的因素,做到這樣出色的表現。聆聽細川綾子(Ayako Hosokawa) – A Whisper of Love,三盲鼠(three blind mice)所出的唱片包括黑膠就是好聽,背景黑了,動態細節非常豐富,想要開大聲一點享受如臨現場的感覺,一點也不會吵,鼓與Bass的低頻非常飽滿充滿能量,而且具凝聚力非常紮實,細川綾子歌聲非常厚實,鋼琴具有穿透力, Ingenium Plug&Play將唱片上的訊息都給挖了出來,這還只是搭配數千元的MM唱頭而已。

這裡有一小段影片

層次分明,動態頻寬大
我也沒想到我會在這價位的產品有這樣的聽感形容,一般這都是高階型號才能有的聲音表現,但我在Ingenium Plug&Play確實聽到了層次分明的聲音,且擁有很好的動態與頻寬,聆聽「張清芳 – 留聲3-出塞曲」,這張專輯在1991年發行CD,當初並無黑膠,但聲音非常好,張清芳的歌聲詮釋至今地位仍然無人可以動搖,由於近年來黑膠市場再次復興,豐華唱片在2018年將一些專輯首次發行黑膠,製作也相當講究,使用德國Optimal DMM1:1直刻金屬母盤,Optimal Media 原廠壓片生產,以180g問市,當然要收,這張之前也有發行SACD版本,我也都有收藏,首版CD則已是天價,B面第3軌「讓我們看雲去」,張清芳的演唱有如小女生的嬌柔,但又嘹亮高昂,每聽一次就感覺如同年輕時代戀愛的心動情懷,非常甜密,Ingenium Plug&Play的音場頻寬相當大器且延伸完整,具包圍感,毫無壓力的充滿在聆聽空間中。

具有光澤的鋼琴質感
聆聽郎朗的「鋼琴書本 Piano Book」,就如同專輯名一樣,好像回到學習古典音樂的學生時代,所彈奏的20多首鋼琴小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郎朗也有別於現場演出時的狂放熱情,改為相當平靜優雅的詮釋方式,這張專輯的錄音也相當好,採取DG比較少見的近距離收音混音方式,因此很像是近距離的聆聽郎朗的演奏,每個琴音的彈奏包括泛音都聽得相當清楚,Ingenium Plug&Play的鋼琴再生具有質感、通透富有光澤,強弱的變化分明,可以感受到郎朗彈奏的表情變化。

場面氣勢威力驚人
外觀看起來秀氣、氣質走向的Ingenium Plug&Play,播放大場面的音樂可是一點也不腳軟,氣勢十足,聆聽電影玩命關頭8「The Fate of The Furious」電影原聲帶,這是由Brian Tyler負責的電影配樂,特地安排了龐大的管弦樂團來演出錄製,若有看過玩命關頭電影的就知道有許多配樂都是呈現場面緊湊、非常浩大及磅礡氣勢的動態與節奏,Ingenium Plug&Play體積雖小,看絕對具有該有的爆發能量,低頻一波接一波的衝擊而來,暫態反應快。

AVID Ingenium Plug&Play黑膠唱盤焦點
● 白色特別版本,價格不變、更顯珍藏價值。
● 皮帶驅動方式,馬達與唱盤本體分離。
● Plug&Play,含唱頭與唱臂都有了,最快10分鐘內就能開聲。
● 碳化鎢鋼珠、藍寶石與不鏽鋼承軸。
● 專屬鎖式唱片鎮與唱盤鎖定設計。
● 與上級型號相同的三點式 Elastomer合成橡膠導震腳墊。
● 重達2Kg的轉盤,軟木表層緩衝避震。
● 33轉與45轉對應,轉速可微調。
● Made in UK,英國設計生產。
● 聲音特色: 自然流暢,動態頻寬優異,層次分明,背景安靜。
● 搭配建議: 本地代理商的特訂組合已經很好,可搭配自家唱放與音響避震墊,未來想要升級可選用好一點的MC唱頭。
● 尺寸: 370 x 305 x 130mm,重量:5.9 Kg
● 售價: NTD 65,000 (不含唱放與專用音響墊)

台灣總代理 方舟音響:https://www.arkaudiotaiwan.com/
AVID HiFi: http://www.avidhifi.com/
更多AVID報導: http://my-hiend.com/wp/category/brand/avid/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黑膠唱盤: AVID Ingenium Plug&Play
唱頭: NAGAOKA MP110 MM唱頭
唱臂: AVID TA3
唱放: AVID Pellar MM/MC
喇叭: Marten Django XL
擴大機: Esoteric F-03A 30周年版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滿滿誠意,技術與聲音再登高峰: VPI HW-40 40周年限量黑膠唱盤

$
0
0

應該在20多年前,我還是剛發燒開始對音響有興趣的小伙子,那時就在一些燒友家中看到VPI的黑膠唱盤,覺得很酷,沒想到時間過得真快,在去年底VPI發表了限量400台的HW-40,慶祝公司成立40周年,由於數量非常有限,當現在目前各國代理商跟用家還在領號碼牌排隊,因此MY-HiEND能有這次評測的機會可說是非常非常幸運。

Harry Weisfeld(HW)在2012年所發表的Classic Direct直驅唱盤大受歡迎與肯定,可說是VPI技術的精華大成,代表作品之一,HW-40則是在Classic Direct基礎上,使用更新的直驅馬達技術、更先進的馬達控制與材料、還有最新、更高級的唱臂。

HW-40的兩側使用原木飾板,所附的唱臂是全新的JMW-12- Fatboy Gimbal周年紀念版本,唱臂線升級為Nordost參考級,全新的VTA唱臂底版可以隨時進行調整,HW-40的隔離也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HW-40的售價居然只有當年Classic Direct的一半,也難怪全球燒友為之瘋狂。HW-40相當重,重達30Kg,因此一個人開箱是相當吃力的,其全鋁製成12″的轉盤就11Kg,唱盤底座則是約18Kg左右,包含在底座內的馬達與伺服線路,出廠時唱臂已經安裝好了,因此主要的工作會集中在唱頭的安裝與調整,本地代理送來一顆Ortofon Cadenza Blue MC唱頭,經過一天的安裝與調整後,終於開聲,我只能說表現大大超乎我所預期的好,不愧是當初要價百萬台幣的唱盤,而且現在還經過提升,馬達的運轉與停止都是在一秒內可以到定位。

為了不雞同鴨講,造成溝通問題,VPI在官網放了黑膠唱盤各個部位的正確名詞。

這是唱臂的名詞部份。

接下來我會透過開箱與安裝的過程來更細部的介紹 HW-40。HW-40的包裝保護的相當好,打開後就可看到安裝說明書與會用的的工具,如同前面說的,因為唱臂在出廠前已經安裝設定好了,因此主要的工作會落在安裝唱頭。

大致的配件一覽,可看到唱片鎮與唱片穩定壓環(VPI Stainless Steel Outer Periphery Ring Clamp)都是HW-40標配的,一般來說Ring Clamp是要自己花錢選配的,但HW-40誠意十足,直接就包含在內,這個Ring Clamp單買可是要美金一千多元,此外還附有一個電子式的針壓計,提供給用家安裝唱頭時用。

光這個全鋁合金的轉盤(Turntable Platter)就重達11Kg,可想而知,要能驅動這個轉盤的馬達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僅要有力、要準、還要穩跟安靜。HW-40為直驅盤,由中心承軸直接驅動轉盤。

轉盤的背面。

轉盤就直接套在盤身上的這個驅動金屬小圓盤上(Platter Hub)。

HW-40的結構圖。

針對HW-40的直驅馬達(Direct Drive Motor Technology)還有避震隔離(Isolation)兩個關鍵技術的部份,VPI首席電子工程師Michael Bettinger特地寫了一篇技術白皮書來說明,由於太過於技術,一般人包括我也無法完全理解一些電子工程的部份,若有興趣瞭解的可以上VPI的官網下載這份白皮書。前面已提到 HW-40在基礎上是根據2012年所發表的Classic Direct直驅唱盤精進而來,包括保留當初的BLDC(Brushless DC electric motor )直流無刷電動機,但是將其運用最新的科技與材料將其提升,並使用全新的驅動線路與控制軟體,原本Classic Direct的馬達運作扭力較低,且要達到運轉的轉速過程也比較慢與吃力,馬達的噪訊也比較大,HW-40的驅動線路改由來自一家業界位於領導地位的公司,HW-40的運轉扭力更大、運作更穩,而且噪音還更小,啟動/停止只要一秒鐘時間就完成

除了馬達的提升外,HW-40另一個重要的提升就是唱盤的避震隔離,震動來自唱盤本身的運轉與外來的干擾,在經過非常多次的樣本試驗與導震阻泥材質的測試,才得出最後最佳的結果,而 HW-40是第一個使用這個最新導震隔離技術的黑膠唱盤。

為了證明HW-40避震技術的卓越,VPI特地在官方FB擺上了一段影片,用一個裝水的保特瓶用力的敲打音響架,正在播放音樂的HW-40完全沒受到影響,確實非常厲害。

這個VPI所附的尺規(JMW Metal Alignment Jig)使用方式也相當簡單,只要如下圖的安裝在軸心與唱臂支點,就能校準唱頭的安裝位置。

透過唱頭上的兩顆螺絲調整唱頭位置,使其能對齊尺規上的格線(不一定要重疊,但是一定要平行),這裡會花上不少時間,不過多練習調整幾次就會越來越快了。

透過調整唱臂後方的平衡錘(Counterweight)來設定針壓,Ortofon Cadenza Blue MC唱頭建議的針壓在2.5g,下圖中針壓計的擺法其實不太標準,將其旋轉90度與唱臂呈垂直的方向會更加好用。

透過轉動平衡錘使其往前或往後來調整唱臂給唱頭循軌的力道(Tracking Force),設定好後,可以用工具將其螺絲鎖緊固定。

在配件中還可以看到有附上這一根金屬長棒,是用來擺在唱頭上用來看看唱頭是否有水平,也就是方位角(Azimuth)是否正確。

這隻全新旗艦唱臂JMW-12- Fatboy Gimbal周年紀念版本具有隨時可調整VTA垂直循軌角(VTA Base on the Fly)的功能,只要轉動這個有刻度的圓盤,就能直接調整唱臂的高度,在調整VTA時,唱臂上有兩個鎖定VTA的螺絲記得先鬆開。另外有關唱臂抗滑(Anti-skating)的部份,VPI並不建議使用,不過為了許多人仍希望能設定抗滑,VPI還是設計了一種物理機械式的抗滑裝置給有需要的人使用,其就是透過一條細線,將其綁在下圖中Y字的地方,另一邊套在唱臂上,以產生反向拉力。

其實整個安裝過程並沒有很久,花最久的時間是在校準唱頭與針壓設定,只要按照安裝說明的指示不會有太大難度,當然中間還有一些步驟因為篇幅關係我就沒有太詳盡說明,例如水平、VTA的調整過程等等。HW-40為RCA輸出設計,並有接地端子,電源與馬達都已經在唱盤本體內了,所以將電源線與唱臂線接上即可,電源座旁有個總開關。

HW-40操作也很簡單,就是電源開關、33轉跟45轉。

將唱片訊息、表情全部活生再現 (Leo Yeh)
就在一切安裝好後,當然迫不及待的驗收一下到底聲音如何? HW-40的水平又是怎樣? 隨手拿了一張相當熟悉的唱片播放,爵士天后「Norah Jones – Come Away With Me」,Wow,聲音好極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總算到此落下,深怕安裝的不夠準確、深怕HW-40聲音不如預期的疑慮全部一掃而空,甚至正確來說,HW-40的聲音水準超乎我的預期許多,因為我沒想到可以厲害到這樣的地步,當然搭配的Ortofon Cadenza Blue MC唱頭要價不斐,也是能如此好聲的重要因素,我非常享受HW-40的聲音,居然沒有查覺時間過了多久,直接將這張唱片14首歌全部聽完。

HW-40的轉盤非常重,然而我在啟動播放時,可以感到其馬達非常有力,很快就啟動進到工作轉速,非常穩定平順且安靜,如此一來轉盤有很大的質量慣性,HW-40的背景非常安靜,已經非常接近高級CD唱盤的寧靜度,音量開大時也沒有哼聲出現,光這點就為好聲打下了基礎,也證明了其整個設計是相當好的,包括隔離技術,12寸Fatboy Gimbal唱臂相當靈活,能確保Ortofon Cadenza Blue MC唱頭榨取唱片中的訊息,當然唱片鎮與唱片壓環也都發揮了一定的效用,你可以看到唱片的運轉相當流暢平順。HW-40一開聲我就感受到他的王者風範,動態頻寬大,定位結像清楚,而且細節訊息量好多好多,都是我以前在聽這張唱片未曾感受過的。Norah Jones的歌聲非常立體活生,有如在現場聆聽的穿透能量,Double Bass好真實,我可以感受到撥弦的彈性張力,吉他箱體共鳴的泛音與空間感如此豐富,真的非常過癮,一台好的黑膠唱盤,一顆好的唱頭,能如此美妙,難怪黑膠唱盤仍然不斷有更好的產品出現,HW-40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Youtube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Ij6sT3SAU

播放發燒唱片公司TACET出品的拉威爾管弦樂作品,由Carlo Rizz指揮荷蘭愛樂樂團(Netherlands Philharmonic Orchestra),這張唱片非常特別,是要由內圈開始播放(play backwards),播放A面的波麗露舞曲(Bolero),其單一弦律從一開始慢慢的鋪陳到到最後氣勢越來越大,HW-40將其龐大的能量爆發出來,具有很強的衝擊力,讓人血脈噴張。

Youtube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dtIQXHxHc

完全打破過去的聆聽經驗 (Ted Chen)
聽黑膠唱盤最讓我難以抗拒的魔力就是聲音的音像形體與活生感,尤其在越高階黑膠唱盤中,聲音是越寫實地在空間中跳動,這是在CD或數位音樂中難以達到的水準,也是玩黑膠的發燒友難以擺脫的魔力。聽完VPI這部40週年紀念唱盤,不禁腦袋空白為眼前的音樂折服,為什麼會這麼寫實、這麼好聽,究竟是唱盤太棒了還是總編輯調整得好,又或者兩者皆是。播放前幾年剛離開的Leonard Cohen《Live in London》,他的聲線極為低沉、富有磁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在這部唱盤播放時,低沉的下潛度和聲音厚度卻是前所未聞的水準,就連在旁聆聽的同事都不禁問道他的聲音怎麼能那麼低阿,過去我在不少系統器材中聽這張專輯,但肯定從未有過現在的感受,完全打破過去的聆聽經驗。聲音形體耀然而生,極為自然,填滿了寬闊的聆聽空間,音場深度提供豐富的前後層次已經難以清楚地描述,音樂的活生感是趨於寫實而自然,到此理解了黑膠燒友常說的”肉感”,不僅是存在人聲中,而是在每個角落都能輕鬆感受,聲音是擁有厚度與具備形體感的線條,由喇叭發出的聲音不斷衝擊著聆聽著的我,留下非常深刻的聲音記憶,恐怕是一時半刻難以忘懷。

這個層次也拉大音樂的寬度,瞬間豐富了安靜的空間 (Emma Lin)
這次試聽的是限量400台的黑膠唱盤,對於黑膠完全沒什麼頭緒的我,聽到“限量”這個詞,想必一定很搶手,經過總編的拆解介紹,直到看到內層的馬達運轉時,心中莫名覺得黑膠唱盤這個東西真妙,每個環節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運轉的馬達也好比是這台的心臟似的,唱頭小小一顆,與唱盤作搭配就能發出聲音,這是我一直覺得很酷的東西,畢竟很常聽見請務必小心唱頭,底下有一根針,歪了就慘了…讓我每每經過黑膠時都離得遠遠的,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阿!

聆聽慕特14歲時所拉奏的 Mozart:Violin Concert No.3 G major KV 216 ,黑膠版本所呈現的音樂空間感很多,將樂團與獨奏者的位子劃分的清楚,以中段小提與雙簧主題互唱的地方來說,雖然只是幾個小節的旋律,但在聆聽的過程中,雙簧管的位置很明顯的是位在樂團的正中央,而聲音傳遞到人耳的距離也像極現場的感覺,短短的幾分鐘聆聽,就能感受出音樂帶點濃厚的古時味道,爾後獨奏部分琴聲相當貼近現場的演奏聲音,保留了從提琴F孔所發出的共鳴聲,飽滿紮實;明亮度也保留在當中。

播放《Ed Sheeran – X》專輯中的〈Photograph〉,整首歌的中高低音都能清楚表現,人聲輪廓清晰更為集中,焦點明顯,有如現場演唱會的氛圍,低頻的部份是我很喜歡聽的,有足夠力度,音樂的流暢性與器樂的變化上,都是相當有層次,這個層次也拉大音樂的寬度,瞬間豐富了安靜的空間,不論是在古典樂或流行樂,VPI HW-40 都可將聲音、空間轉換成濃厚的味道,是一般聽數位音樂沒有的感受。

VPI HW-40黑膠唱盤焦點與規格
● VPI 40周年推出的限量黑膠唱盤,全球只有400部,每部都有獨一無二的專屬編號。
● 直驅馬達設計,使用VPI最新改良設計的BLDC(Brushless DC electric motor )直流無刷電動機。
● 馬達高扭力、穩定、安靜,迅速可達到設定轉速。
● 馬達扭力: 2.68 Nm/sec。
● 啟動/停止只要一秒鐘就完成。
● 重達11Kg的航鈦鋁12″轉盤,高質量慣性。
● 最新的VPI隔離震動技術與材料。
● 全新12″JMW Fatboy Gimbal 3D列印唱臂,VTA Base on Fly。
● Nordsot參考級唱臂線。
● Made in USA,美國設計生產。
● 重量: 31.75Kg, 尺寸: 55.9 x 43.2 x 25.4 cm
● 聲音特色 : 動態大、結像定位清楚、細節豐富,能量密度高,背景黑。
● 搭配建議: Ortofon Cadenza Blue MC唱頭非常推薦,當然,不同的唱頭、線材跟唱放都會有不同的聲音變化,變化無窮,給他越好,他就會回饋給你更多。
● 產地售價: USD15,000 (不含稅、運費及唱頭)。

總代理 極品音響: http://topaudio.tw/
總代理 極品音響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opaudio.tw

總代理 極品音響地址: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57號2樓之一
VPI: http://www.vpiindustries.com/
更多VPI的報導: http://my-hiend.com/wp/category/brand/vpi/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黑膠唱盤: VPI HW-40
唱臂: VPI 12″JMW Fatboy Gimbal
唱頭: Ortofon Cadenza Blue MC唱頭
唱放: Moon By Simaudio LP610
喇叭: Marten Django XL
擴大機: Esoteric F-03A 30周年版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超越經典之作: YAMAHA GT-5000黑膠唱盤

$
0
0

5000系列的產品代表著YAMAHA最頂級的High End音響實力,此系列的產品採陸續發表的方式,從NS-5000喇叭、C-5000前級、M-5000後級到本次評測的GT-5000黑膠唱盤,未來是否會接著發表50000系列的SACD/CD唱盤,目前尚未有進一步消息。由於之前在評測NS-5000喇叭與C-5000前級、M-5000後級時是分開進行的,這次台灣山葉特地將整套5000系列都送來,甚至連目前旗艦CD-S3000唱盤都包括,一共八大箱,每一樣器材都很有份量,安裝工程不小但過程也挺順利,整套系統包括黑膠唱盤的調校,我一個人花了大約一天的時間完成。

在5000系列上約略可以看到YAMAHA在1980年代旗艦2000系列產品的影子,1982年,在CD誕生的同年,YAMAHA卻發表了充滿復古風格的GT-2000旗艦黑膠唱盤,其中GT為「Gigantic & Tremendous」,為巨大與頂級之意,我自己沒接觸過GT-2000,不過從相片與資料來看,GT-5000的整體外觀設計與GT-2000極為相似,甚至連開關等位置都相同,但GT-5000大上一號,此外兩者除外觀相似外,GT-5000與GT-2000在根本上已有很大差別,例如GT-2000是直驅盤,GT-5000是皮帶驅動,GT-2000採用S型唱臂,GT-5000為非常特別的超短支點臂。二手的GT-2000目前在市場上仍是相當受到喜愛的產品,當初訂價13.8萬日幣,目前狀況好一點的都至少還要15萬日幣以上,GT-2000也推出了許多選用升級配件,1991年還推出了GT-2000L限量版,售價19.8日幣,採用胡桃木面板並配有自動升降桿,GT-5000訂價80萬日幣(未稅),台幣訂價25萬。

原廠附有中文安裝說明書,也可在官網下載,由於唱臂出廠時已安裝好,依著說明書一步一步安裝其實相當容易。

YAMAHA GT-5000採用大型的實木底座,使用4層高密度木板壓製而成,寬達546mm、深395mm、厚120mm,重14.3kg,提供了紮實穩固的底盤,足以應付重量級轉盤運轉時所產生的0.92t・cm²慣性質量,並能吸收不避要的振動與聲音干擾。

左方為主轉盤,全鋁金屬打造,直徑350mm,重5.2Kg,右邊為黃銅打造的馬達驅動內轉盤,直徑143mm,重2.0Kg。

將內轉盤安裝在馬達軸心上。

透過皮帶驅動主轉盤,這也是GT-5000與GT-2000最大的不同點之一,皮帶與直驅各有優缺點,只要能讓轉盤穩定、精準的運轉就是好的設計,並沒有絕對,透過皮帶驅動可以有效避免馬達齒槽效應與迴授干擾,強大的底座質量也發揮了抵消馬達運轉所產生的振動。

GT-5000所使用的24-pole,2-phase AC同步馬達,精準的石英控制產生精準的正弦波(sine wave)。

GT-5000具有RCA與XLR平衡輸出,C-5000前級內建平衡唱放,因此試聽時是使用XLR平衡輸出。

GT-5000的鋼烤不用多說,與自家高級平臺鋼琴同等級,品質之高從這張照片的均勻反射就能看出來。

這隻搭載在GT-5000上特別的唱臂引起市場上不小的話題,主要是其跟目前大多數的唱臂設計思維不同,其長度只有223mm,比一般標準的9″唱臂還短,超距(Overhang)為負的17mm,沒有抗滑(Anti-Skate),沒有補償角(Offset),整隻唱臂以「直接」為設計中心理念 。唱臂越長,循軌誤差越小,但質量增加靈活度下降,可見GT-5000以極緻的靈活度與循軌能力為優先考量,唱臂對唱針唱片的變化反應更快。臂管使用兩種材質,外管為輕量又堅固的碳纖維製成,內管為鋁管鍍上銅,複合式設計以消除共振與屏蔽外來干擾,唱臂線使用了”PC-Triple C”單結晶銅,直式短臂達到最完整的鋼性,並在重量與機械結構取得平衡。

採用快拆式的唱頭蓋,評測搭配的是ortofon Quintet Black S MC唱頭,最佳針壓是2.3g。

平衡錘有附上兩個,一大一小,對應使用唱頭的重量來選用,小的對應16-23.5g,大個對應23-34g,ortofon Quintet Black S需要使用大的。

有需要時,可鬆開底座的那顆螺絲調整VTA。

日本專業「振動を科学する特許機器株式会社」為GT-5000所設計的避振腳錐。

GT-5000附有測轉速的工具,測速燈的電源就在電源插座旁邊。

PITCH ADJUST可微調轉速,以0.1%為一階,調整範圍在± 1.5%,我特別測試了一下轉速,基本上轉速已經很準,無需微調。

唱盤中間的其實不是唱片鎮,是用來播放45rpm單曲唱片的轉接環,不過也沒地方放,就加減當作唱片鎮用。

整套YAMAHA 5000系列在MY-HiEND。

Youtube 影片 (1)

再次驗證YAMAHA極為深厚的音響實力 (Leo Yeh)
之前聽NS-5000喇叭,或是C-5000前級與M-5000後級時,都是分開試聽,都沒有這次整套5000系列感受來的完整,在評測期間不少燒友也跟我反應,曾經在展覽或是其他公開場合聽這套系統或是個別5000系列的產品時,原本期待都變成失望,因為聲音表現真的差強人意,在此我很肯定100%的說,只要有正確的安裝、擺位與調校,其聲音絕對是High End等級,會重播讓人感動音樂的系統,至少在MY-HiEND我聽到的是絕對出色的聲音。

直接、明快、絕佳的結像解析力
聆聽 IMPEX重發三盲鼠MISTY限量發行的45轉黑膠,山本剛三重奏(TSUYOSHI YAMAMOTO TRIO)演出,唱臂的靈活度與循軌能力真的非常好,可看到其在拾取唱片溝槽時的快速反應,遇有稍為不平整之處也都非常輕巧的穩定讀取。GT-5000背景相當安靜,使用自家C-5000前級是完全可以讓人放心的搭配,增益輸出足夠,並且有阻抗可調對應不同的唱頭需求。

第一首的MISTY鋼琴錄音是絕佳的測試曲目,多麥克風的近距離錄音發燒到不行,動態極大,定位結像非常好,細節非常豐富,自然真實沒有矯情的音色,具有厚度、密度與溫度,更為貼近音樂,將類比重播的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鋼琴敲擊的張力如此具有衝擊感,而且強弱力道的差別非常明顯,每個樂器各自形體完整,但所彈奏的音樂又非常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相當勻稱與平衡。

Youtube 影片 (2)

均衡豐富的音樂享受 (Ted Chen)
使用黑膠唱盤聽音樂並非是老氣、復古或是新潮的代表,也不僅是另一種聲音的選擇。黑膠唱盤需要調整、搭配就如同每一套發燒系統,過程中有學習、鑽研、挫折和驚喜。只要發燒友存在的一天,這項訊源永遠都會存在,因為調整唱盤就如替音響系統換器材、線材或墊材一樣帶來成就或者失落,這是多有樂趣的事情。GT-5000提供日系產品一貫的精緻做工,木質箱體、鋼琴烤漆、鋁製轉盤顯得大器穩重,碳纖維製作的短直支點唱臂更帶入現代材料與設計應用,著重輕盈靈活。調整上所需的轉速盤、燈照都提供了,用家不必另外準備,沒有補償角與抗滑設定,猜測應已在整體設計時固定此變數,並認為不會影響過多聲音表現,降低調整複雜度與聲音變數,給用家較為一致的聲音,同時又提供單端與平衡輸出,讓用家很容易搭配唱放,看得出原廠想把旗艦黑膠唱盤稍微親切化,在高級唱盤等同複雜麻煩與入門唱盤等同簡單方便之間中取得一個平衡點。聆聽時我以超級發燒片Hugh Masekela的《Hope》做為參考,這張唱片在發燒友中是人手一張,音響展上也能時常聽見,尤其最後一首「Stimela (The Coal Train)」的音樂細節、瞬態速度、音色豐富性、高低延伸和立體音場都是發燒友參考的重要元素。整套的YAMAHA旗艦系統聽這張專輯真的很過癮,尤其搭配了GT-5000黑膠唱盤,儘管這是一首頗具衝擊力的音樂,但聲音不衝富有音樂性,音色是柔美的,在歌手吶喊至最頂端時向上延伸得非常好,並且不感到刺耳尖銳,鼓聲低沉隆隆作響,速度與份量都很優異,凸顯了黑膠系統在高低兩端的頻寬就是那麼好。小號吹奏時的力道穿透度和空氣撕裂感非常真實而且自然悅耳,聽到鼓組演奏時的速度、細節、音色辨別力、扎實感讓人極為享受,佩服系統能耐之餘更是感謝這張黑膠製作團隊。這套系統聲音相當乾淨,在人聲上非常明顯,面對豐富的樂曲卻顯得一點難度也無,很自然立體地重現整首歌曲,幾乎沒有一絲聲響讓人覺得來自喇叭位置上,整個音場展現了音樂層次與變化,我聽得非常滿足。

Youtube 影片 (3)

親聆現場音樂的氛圍 (Emma Lin)
每次只要有黑膠唱盤來我們這做評測,就會覺得又能聽見復古的聲音了,因為我對於黑膠唱盤的印象真的還停留在老舊的復古年代阿!不過這個年頭,還能看見黑膠唱盤不斷的推陳出新,外觀或是作工上,都是令人為之驚艷,也因為不斷地推陳出新,也讓這個具有一定音樂地位的產品在這個世紀還佔有一席之地,歷久彌新。Yamaha的旗艦唱盤GT-5000,外觀上雖然沒有很前衛的設計感,而是以方正的木質箱體、黑色鋼琴烤漆呈現,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日系設計。GT-5000啟動開關與轉速切換上非常直覺,使用時唱盤轉動非常寧靜,移動唱臂時也相當靈活且輕盈,舉臂器下降順暢,播放DAVID ABEL負責小提琴與JULIE STEINBERG負責鋼琴的<Beethoven:Sonata in G major,Op96>奏鳴曲,在安靜的夜晚播放下,聲音特別純淨,背景沒有任何雜訊,僅只留下鋼琴與提琴聲,彷彿是在小型公開的音樂場所演奏的氛圍,還原當下演奏兩種樂器的聲音,鋼琴聲輕透,在合奏時明顯感受到彈下去的力度,搭配著小提的旋律,兩者聲音的密度更加明顯強烈,緊密相扣著;提琴聲厚度穩,也能感受到音箱共鳴的聲音是很柔、很溫暖的,我更喜歡兩種樂器各自唱著自己樂句的橋段,聲音的張力明顯,表情也很自然,能感受到演奏者最真實呈現的音樂而非有設計過的感覺

YAMAHA GT-5000黑膠唱盤焦點與規格
● YAMAHA最新旗艦黑膠唱盤。
● 採用大型實木底座,寬度高達546mm、重14.3Kg。
● 雙轉盤皮帶驅動系統,主轉盤純鋁打造,重達5.2Kg。
● 黃銅打造的馬達驅動內轉盤,重2.0Kg。
● 全新設計的直式短臂,短、輕、負超距、無補償角與無抗滑。
● 24-pole,2-phase AC同步馬達。
● 日本「振動を科学する特許機器株式会社」為GT-5000所設計的避振腳錐。
● 具有一組XLR平衡輸出、一組RCA輸出。
● 附有測速器,並有轉速微調功能。
● 高級平台鋼琴等級的烤漆。
● 聲音特色: 類比活生動人,頻寬大、解析定位強,音質溫暖有密度,速度反應快。
● 搭配建議: 整套5000系列是最理想選項。
● 尺寸: 546 x 221 x 411 mm,重量: 26.5 kg。
● 訂價: NTD 25萬 (含唱臂,不含唱頭)。

台灣山葉: https://tw.yamaha.com/
更多YAMAHA報導: http://my-hiend.com/wp/category/brand/yamaha/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黑膠唱盤: YAMAHA GT-5000,ortofon Quintet Black S MC唱頭
前級: YAMAHA C-5000 (內建平衡唱放)
後級: YAMAHA M-5000
喇叭: YAMAHA NS-5000
CD/SACD訊源: YAMAHA CD-S3000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必備好物推薦: Ortofon DS-3 高精度針壓計

$
0
0

黑膠唱盤的玩家一定少不了需要準備一台針壓計用來量唱頭的針壓之用,市面上的產品非常多,價格也非常廣,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都有,品質可說是良莠不齊,針壓計除了要準、要靈敏之外,還要有無磁的設計,避免對唱頭產生干擾,這次要推薦的就是廣受資深黑膠用家好評的Ortofon DS-3,DS應是Digital Scale數位秤的縮寫,上一代DS-1目前仍有許多用家喜愛使用。

採用紙盒包裝。

使用透明壓克力盒與高密度泡綿保護,一張英文說明書 (反面為日文)。

不鏽鋼與LCD大螢幕顯示。

Capacity: 200gx0.01g,秤重範圍: 0.1g ~ 200g。
TARE: 如果長時間使用沒歸零時,可以使用這按鍵歸零。
UNIT: 秤重的單位切換,當然是切換到g(克),預設也是g
PCS: 此功能在量針壓不需使用。

使用兩顆AAA三號電池,第一次使用記得把電池保護膠膜撕下。

使用說明,其實相當簡單,是個很直覺就能使用的產品。

打開電源後,將唱針對準如圖中秤的位置,就會顯示目前的針壓值,到小數以下兩位,反應很快,很靈敏。

如果5秒內沒有任何動作,螢幕會自動變暗,60秒會自動關機,螢幕若出現LO時,表示該換電池了。

品質相當好。

由於這產品太熱門,市面上有許多價格便宜一半以上的仿冒品,當然品質粗糙又不準,切勿貪小便宜。
https://kknews.cc/digital/2xqonmz.html

Ortofon DS-3 高精度針壓計
● 名廠Ortofon出品。
● 高精度無磁設計。
● 精度+/-0.01 g。
● 秤重範圍: 0.1g ~ 200g。
● 尺寸: 120 × 6 × 17mm,重量70g。
● 大型LCD顯示,自動關機省電功能。
● 2顆 × AAA電池。
● 定價: NTD 6,800 (最新價格請以代理商為準)

總代理極品音響: http://topaudio.tw/
極品音響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opaudio.tw

極品音響地址: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57號2樓之一
Ortofon: https://www.ortofon.com/

美麗大方可人兒: McIntosh MTI100黑膠唱盤一體機

$
0
0

McIntosh在去年推出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新產品,MTI100 Integrated Turntable,綜合黑膠唱盤。不但是黑膠唱盤,也包含了其他功能,攤開規格洋洋灑灑、非常實用,幾乎讓使用者能一機搞定整套音響系統,搭配上同品牌的XR50書架喇叭就能直接享受音樂。

一次搞定多種播放方式
型號開頭為MT代表McIntosh Turntable,過往黑膠唱盤的型號名稱開頭都是MT,而MTI100加入了一個”I”便是Integrated之意,設計添加了許多McIntosh原本就非常拿手的功能元素,包含唱放電路、擴大電路、數位輸入甚至還有藍芽輸入,讓MTI100包辦從訊源、解碼、擴大一整路的工作,只要再準備一套喇叭就可以聽類比訊源、數位訊源甚至無線訊源。

有水準的綜合式黑膠唱盤
目前市面上多數包含擴大電路的all in one音響產品大多侷限在數位領域,某些新推出的黑膠唱盤也有加入藍芽輸入,但通常偏向入門產品,而且需要另外搭配擴大機。MTI100則是較少見的綜合功能,而且黑膠唱盤有一定水準,並非僅限所謂文青或潮流的追風。MTI100使用3.18公斤重的鋁金屬轉盤與高精度黃銅軸承,提供穩定的播放基礎,搭配600RPM的直驅同步直流馬達,以皮帶驅動,提供最常見的33.3、45兩種轉速。唱臂則是鋁管9″ Yoke型,搭配Sumiko Olympia MM唱頭。由於MTI100還包含許多電路在內,因此機箱中一定保留不小空間,為避免轉盤與電路間的干擾,在機箱表面還有3/8″厚度的玻璃,與機箱之間則有1/4″厚度的實心金屬鋁板隔開,形成不同材料的多層結構。

多組輸入讓使用更多元
除了播放黑膠唱片以外,MTI100還有4組的輸入可以使用,分別是數位同軸Digital Coax、數位光纖Digital Optical、類比AUX(RCA R/L)以及數位藍芽Bluetooth,代表其內部還有數位類比轉換器。連接現有訊源例如CD播放機、電視、藍光機等等可以利用這些輸入聲音訊號,數位同軸與光纖能接收24bit/192kHz的聲音訊號,數位藍芽則可以更方便連接手機、平板或其他數位產品,並支援高解析藍芽規格達24bit/48kHz。MTI100甚至提供1組1/4″的耳機輸出位於機箱前方。輸出部分除了一對喇叭端子輸出外,也提供了超低音輸出(RCA),此為20Hz~20kHz全頻段單聲道輸出,需透過外接的超低音分音。如果用家想連接其他後級擴大機也能夠透過Main out輸出。Trigger out則讓用家可以連動控制其他McIntoshh器材開關機。Data out則能使用3.5mm連接線連接其他McIntosh器材,藉以使用MTI100所提供的遙控器控制其他器材。

充裕的輸出功率
內部的類比電路分兩部分,真空管前級與晶體後級電路,唱放則與前級電路放在一起。前級電路使用2隻12AX7真空管,我們可以從唱盤外觀看見,裝機時也須自行裝上這兩隻真空管,讓整體聲音更為溫暖並充滿細節,唱放則僅提供MM,其最大輸入為45mV,增益40dB。後級電路為晶體設計,功率輸出能力為50瓦/8歐姆或80瓦/4歐姆,功率一向是McIntosh最不吝嗇的部分,儘管是如此多功能的產品也能提供相當充足的輸出能力。

兩個控制旋鈕,上方為電源與音量旋鈕,按壓即可開關機。下方為輸入源檔位切換旋鈕,旋轉則切換輸入來源,當檔位位於PH時為黑膠訊源輸入,此時按壓可以開關馬達旋轉轉盤,當檔位位於BT時為藍芽輸入,按壓可進行藍芽配對。

MTI100底部共有4隻底腳,寬幅為33.02公分,深幅為20.3公分,多數音響架都擺放得了,整體寬度為48.9公分,深度35.2公分,高度為17.15公分,整體重量達到15.2公斤。

安裝容易,初學者不怕
基本上MTI100的安裝並不難,使用手冊上有詳細說明,較為困難的部分例如唱臂、唱頭在出廠前就已經安裝且設定完成,開箱後只需將固定用的部件卸下。開箱後如下,器材本體上已有唱臂,唱頭也已經裝好,只需將鋁質轉盤套上,驅動皮帶勾上,真空管插入,再簡單調整就差不多完成了。

轉盤的底面使用黃銅製軸承套筒。

轉盤裝上時將套筒對準軸心即可,接著將皮帶勾上,MTI100的皮帶勾在轉盤最外圈,很簡單的。另外就是要同時勾在馬達外部溝槽,溝槽上下直徑寬度不同,能達到不同轉速效果,套在上半部可以達到33.3轉,勾在下半部可達到45轉,根據黑膠唱片提供的資訊選擇對應轉速。

接著可以將兩隻真空管裝上,兩隻是一樣的沒分別,真空管插槽有防呆裝置,孔位不對是插不進去的,只需注意插入插槽時要保持垂直,稍微用點力壓下即可,建議戴手套避免留下手痕與油汙,不然使用後會管子容易黑掉,如果沒戴手套可在裝好後用乾淨的布擦一擦真空管表面。

接著再將保護真空管的金屬籠裝上,頂部的MC字樣朝前。

唱臂上抗滑裝置是以銀線連接一個類似砝碼的設置,這在出廠前已經設定好,只要讓銀線通過金屬支架的孔洞即可。

基本設定重複檢視
唱頭出廠前已經裝好,會蓋上保護用的透明塑膠唱頭蓋,垂直向下取走即可,平常不使用時也可以套上避免灰塵。原廠提供尺規可供使用,一頭套住唱臂支點中心,另一頭套入轉盤軸心上,將唱頭移動至尺規上,檢視唱頭左右兩側是否與尺規的方格圖呈現平行,如果沒有平行可使用工具鬆開上方兩顆螺絲調整。這部分在出廠前也同樣設定好,但為求謹慎首次開箱還是可以透過尺規檢查一遍,將來如果更換唱頭也是必須這樣設定一遍。

順帶一提,出廠提供的唱頭如果將來僅有唱針損壞,可以向原廠訂購唱針更換,不必更換整個唱頭。

接著可以檢視針壓是否正常,每一個唱頭的建議針壓都不太相同,此唱頭的建議針壓為2.0公克(+/- 0.2公克),如果不在這個範圍內就必須調整。

調整針壓時要將唱臂最後方的重垂內螺絲鬆開,前後移動後再稍微鎖緊測量,向前移動會加大針壓,向後移動會減低針壓,反覆調整直到滿意後鎖緊即可,過程間要小心不要損害唱臂或唱針。

到此基本上就完成了,接著接上電源線及喇叭線就能撥放音樂。

搭配彩膠實在很漂亮。

高水準的書架喇叭
這次伴隨MTI100綜合黑膠唱盤而來的還有XR50書架喇叭,這對中型尺寸書架喇叭重量約為9公斤,非常扎實,一絲不苟地設計為三音路,高度43公分搭載上4個單體,包含1個0.75″鈦振膜圓球高音、2個2″凹盆式鈦振膜中音圓球單體(inverted dome),1個6″聚丙烯振膜低音單體,分音器精心設計,最高能夠承受300瓦輸出功率。

XR50表面有相當厚的烤漆,除了黑色以外還有另一個胡桃木外觀,木製箱體特意製作無平行面,避免產生箱內駐波,背後有具有反射孔,而且並非直接從箱內直出,內部開口位於喇叭下方並導引至上方排出,類似傳輸式設計,能有效增加低頻。

獨家低音設計
使用獨家專利LD/HP® Magnetic Circuit Design,能減少失真,增加功率承受能力與效率,通過磁電路所產生熱能亦能由反射孔排出,低音單體使用四層銅音圈,能完美進行活塞運動,低音量幾乎是同體積喇叭的兩倍以上。高音與中音單體都使用釹磁鐵作為驅動,此材料有最高的磁通量密度,使得整體驅動系統體積縮小,讓單體間的距離更接近,聲音擴散度更為一致。

XR50的額定阻抗為8歐姆,效率值是較低的81dB,因此在搭配擴大機時要注意,別因書架喇叭就忽略這點,雖然搭配的MTI100不是正宗擴大機,但McIntosh從來不吝嗇於功率輸出,直接播放就相當有模有樣,聲音密度高且沉穩,XR50喇叭聲音相當好,超乎我的預期。

試聽時我們就以這套組合作為主角聆聽,沒有使用任何其他額外的器材。

輕鬆聽遍所有音樂(Ted Chen)
MTI100的多功能已無需多言,大家對他的興趣應當會是在黑膠播放與藍芽播放,對原來就是發燒友的人而言,如果會用到數位輸入連接CD機,也一定早有擴大機,沒必要為了擴大機多添購MTI100,可以直接選擇更專門於擴大機的McIntosh其他型號,我會將數位輸入作為一個額外附加的功能。因此在試聽上我以黑膠以及藍芽兩種為主,首先藍芽播放非常方便,我試過兩個不同裝置連接,配對上真的非常迅速,使用過程中從未有斷音甚至掉線的狀況,想來有裝天線還是穩定很多,聲音方面則是相當清晰,當然這與音樂來源有極大關聯,我用Spotify播放音樂已經相當不錯,聲音清晰乾淨,在圖方便時是很ok的。改播放黑膠唱片後,聲音是徹底不同等級,聲音密度、頻寬、扎實度、穿透力、音場範圍與定位都是一套好音響所具備,黑膠訊源比起數位訊源仍然是有著很明顯不同的韻味,整體走向較為溫厚但不缺清晰與解析,聲音的肉感和扎實度總是更好,又能同時保持音場立體感,隨著越常聽黑膠訊源就有越不可自拔的感覺,這是一種數位訊源難以取代的親切和真實。聆聽Eagles的《Hell Freezes Over》,現場氛圍感相當好,觀眾間喧囂與樂團演奏的熱鬧感很快地讓我注意力集中,也不得不提到XR50這對喇叭的聲音超乎我預期,雖然僅是書架喇叭,但是傳遞出的能量很扎實,低頻段厚實豐沛,儘管我沒有靠牆擺放,但真的已經很夠了,中高頻段的細節清晰度、音像的雕塑都相當具有水準,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復古又時尚,吸睛指數100% (Leo Yeh)
McIntosh的產品外觀上總是特別吸引了,這次來MY-HiEND試聽的MTI100主體上看是一台黑膠唱盤,但內建了擴大機、唱放與無線藍芽,只要接上喇叭就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前方還設有耳機輸出,在寸土寸金的都市空間中,越來越少人可以擁有獨立的視聽室,甚至要在客廳擺一套音響也不容易,生活化的音響產品需求就越來越多,官方建議與與MTI100搭配的是XR50書架喇叭,試聽期間我們也為MTI100搭配過其他喇叭,但就是沒XR50這麼合拍,McIntosh一般最為人熟悉的是他們家的擴大機,喇叭就比較少接觸,這次也有機會體驗一下McIntosh的喇叭,表現還蠻讓人驚喜的,XR50聲音很好,MTI100 50W(8 Ohms)的推力已能將其驅動的不錯。出廠時唱臂與唱頭都已經安裝好了,用家只要用原廠附的尺規簡單的調校唱頭即可,原廠配的是Sumiko Olympia MM唱頭,說實話,留下很大的升級空間,如果想要追求更上一層的聲音,可以自己升級更好的MM唱頭。真空管放大的設計原本就是McIntosh的強項,MTI100兩隻顯露在外會發光的真空管相當漂亮,為其增添不少復古氣息。播放《Anne Bisson – Blue Mind》第2軌Soothing Your Soul,黑膠就是不一樣,類比韻味濃烈、溫暖,Anne Bisson的歌聲相當有感情又帶著一點空靈與清析感,XR50的動態解析力優異,反應很快,鼓的打擊很真實。

音樂圓潤有空間感(Emma Lin)
一直以來對McIntosh的設計都覺得帶有一點神祕感,尤其是LOGO設計印象很深刻,看過一眼便不會忘,設計很像電影Harry Potter的字體,對於是哈迷的我來說,更加深對這個牌子印象。McIntosh的顏色幾乎以黑、綠、藍為主體,有別於其他品牌,因此放置在空間明顯就能看見它的存在,即便空間較為昏暗,它那發著綠藍色的燈光早已成為它的招牌,這次來本刊評測的 MTI100,外觀相當美,採玻璃製作,右邊搭配兩個發著綠色光芒的真空管,整體設計非常現代。這次聆聽Ed Sheeran 專輯《Divide》,搭配與MTI100一同前來的XR50書架喇叭,放著最熱門的幾首歌曲〈Shape of you〉、〈 New man〉,聆聽完的感受都相當驚豔,整套系統搭起來低頻是最讓人意外的,低頻發揮得很好,很有力度,而且非常圓潤有空間感,好像一顆球帶有飽滿的空氣,在跳動的時候很有彈性,人聲的高度空間是有的,整體的動態感很強,音樂的節奏、律動都在軌道上,聽的時候整個人是會被一直往前帶著走,整套搭配起來讓音樂的表現很優異。

McIntosh MTI100綜合黑膠唱盤焦點
● 具備訊源、DAC、擴大電路的黑膠唱盤一體機。
● 復古+時尚的居家生活風格設計。
● 支援高音質無線HD藍芽4.2傳輸。
● 全鋁合金轉盤與扎實的機身設計。
● 出廠已完成多項設定,初學易用,黑膠新手也能很快上手。
● 多組數位、類比輸入,可外接其他訊源,或是當DAC解碼。
● McIntosh自毫的前管後晶放大線路,採用2隻12AX7真空管。
● 特製大型McIntosh鍍金端子。
● 聲音特色: 溫暖清晰、韻味音樂性十足,低頻與動態出色。
● 搭配建議: 搭配自家的XR50書架喇叭非常合適,兩者很合拍。

McIntosh MTI100綜合黑膠唱盤規格
● 唱頭形式: MM
● 唱臂形式: 9″ Yoke鋁管臂
● 唱盤轉速: 33.3/45 rpm
● 馬達: 直驅直流同步馬達
● 轉盤: 鋁合金
● 輸出功率: 50瓦/8歐姆、80瓦/4歐姆
● 響應頻率+0,-0.7dB: 20Hz to 20kHz
● 總諧波失真率: 0.5% (Amplifier), 0.2% (Preamplifier)
● 訊噪比: 75dB(MM)、90dB
● 尺寸: 9-1/4” (48.9cm) x 6-3/4” (17.15cm) x 14” (35.6cm)
● 重量: 33.5 lbs (15.2 kg)
● 訂價: NTD 340,000 (最新訂價請以代理商為準)

總代理 環球知音: http://www.cosmoslingo.com.tw/
McIntosh Labs: https://www.mcintoshlabs.com/
更多McIntosh的報導請點此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訊源: McIntosh MTI100
喇叭: McIntish XR50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最精華可入手的版本: Acoustic Signature Maximus SE黑膠唱盤

$
0
0

要讓一個黑膠唱盤發聲,其實除了唱盤本身,還要有唱臂、唱頭與唱放才算是一個完整能發聲的黑膠系統,這次代理商送來德國Acoustic Signature黑膠唱盤系統給我們評測,包括了Maximus SE黑膠唱盤、TA-700唱臂、MC-X2唱頭與Tango Reference唱放。從2007年我採訪慕尼黑音響展開始,就對Acoustic Signature這家專門從事黑膠唱盤生產的廠商非常有印象,因為其固定展出的位置都一樣,而且每年越展越大,產品越來越多,甚至有驚人的超級大旗艦出現。

Acoustic Signature讓我最有印象的有三點: 一是高品質的鋁金屬加工,其鋁材來自瑞士,成本非常高昂,但品質等級確實就是不一樣,二是其獨家專利的Silencer唱盤配重抑震技術、三是總裁Gunther Frohnhöfer非常有份量的巨大身形。Acoustic Signature成立於1996年,位於德國司圖加特旁的敘森 (Süßen),擁有自家相當巨有規模的工廠,Acoustic Signature最自豪的地方就是所有產品都在自家工廠生產,自製率非常高,可以從頭到尾控制流程與品質,這僅有非常少數的High End音響廠商能做到,目前工廠裡約有22位來自各個領域專業的員工,包括了金匠、製錶師、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精密車床工程師…等等,工廠內有先進的CNC與CAD/CAM系統。

5軸CNC進駐Acoustic Signature工廠。

來自瑞士的航太鋁材。

Maximus SE的SE表示Special Edition,與一般版差在那呢? 一是Acoustic Signature最有名的Silencer技術,一是更高階的獨立馬達電源供應,這兩個都對聲音都有顯著的影響,因此若預算可以,當然選擇SE版,Acoustic Signature的唱盤等級也很容易區別,只要唱盤越大、越重的等級就越高,Maximus SE屬於盤身較小的尺寸,但全鋁的本體與高質量的轉盤讓其卻也重達17Kg。

Maximus SE更高階的獨立馬達電源供應。

最新的DC直流轉盤驅動馬達控制設在唱盤裡,並有一個光學感應器隨時監控自動調整轉速,非常先進,其適用安裝一隻9″的唱臂。

Maximus SE的盤身為整塊鋁使用CNC製成,並施以一點消光霧面處理,光這盤身部份就超過10Kg,唱臂板部份可依客戶需求選擇。全鋁製成的轉盤厚達34mm,軸心為Acoustic Signature自家研發的Tidorfolon-bearing系統,運轉起來完全沒有噪音,而且可以不需維護保養,Tidorfolon是一種高科技特殊混合物料,位於軸承底部位置,其特性偏軟,而軸承主體為抗磁純鋼,末端為鎢珠,達到永久無需潤滑的運轉,也不會磨損,相當厲害的技術,實際安裝時,原廠還是附上了一小瓶潤滑油,特別強調僅需在軸心尖端表層塗上薄薄的一層即可。

Maximus SE轉盤內配有8個Silencer,從字面上看其有讓唱盤運轉更為寧靜之意,究竟什麼是Silencer,其為嵌入唱盤的小圓柱,材質為黃銅,8個圓柱平均分配,大型高階的轉盤數量更多,Silencer的上下都會先套上橡皮圈後在放入,就是說Silencer跟轉盤之間是沒有接觸的,這個空隙小於1/100mm,目的就是抑制軸心運轉的諧振,提升轉盤運轉的穩定平順,外來的干擾也會減少,特別是400Hz至6kHz的頻段特別有效,原廠的唱片墊為皮革製,剛好有八個圓孔對應Silencer。

使用Silencers後明顯的震動下降了。

Maximus SE的金屬角錐非常有份量,亦是鋁金屬打造,只要轉動角錐中間的小圓盤就可輕鬆的調整高低,這設計很有心思,非常巧妙。

可調整高低的角錐設計很是重要,如此一來可以確保唱盤的水平正確。

TA-700是一支全鋁打造的9″臂,使用日本知名製造商所生產的軸心,並以封閉型式設計確保其不會受到污染而影響其運作,唱臂管使用鋁管所製成,經過高壓過程,非常堅固且具有很好的阻尼與免於共振的特性,重量也非常輕,可對應的唱頭重量為4~16g,超距Overhang 15mm,總長252mm,有效長度Effective Length為237mm,重680g,標準的唱臂孔有Rega或是SME可以選。

原廠附有尺規,安裝其實很簡單,但就是要有耐心調整就是了。

Acoustic Signature共有4款MC唱頭,稱之為MCX系列,從最入門到最高階分別為MC-X1、MC-X2、MC-X3、MC-X4,唱頭本體為CNC所製成的全鋁本體,並施以不同顏色的陽極處理以作為區別,MC-X2外觀為鮮明的紅色,使用4N純銀線圈,重12.2g,建議針壓2.3g,建議唱放阻抗為100Ohm。

尺規用於調整唱頭的位置,包括Offset補償角、Azimuth方位角等等。

MC-X2針壓建議在2.3g,可依個人喜好增加或減少。

物理式的抗滑調整,原廠建議比針壓小一些。

Acoustic Signature共有兩款唱放,Tango Reference是比較高階的版本,使用單端A類放大線路,所有的電容都經過挑選與測量以確保能達到最精準的RIAA等化曲線,其可對應MM或MC唱頭,MC增益有低跟高兩段可選(MM:42dB/MCL:54dB/MCH:66dB),輸入阻抗可經由唱放底下的指撥開關DIP Switch切換。內部使用超線性電源以提供乾淨無噪訊的電源給唱放線路,未來還可以進一步升及外接獨立式電源,本體採用鋁與不鏽鋼製成,可隔離外在干擾,體積只以一般器材的一半深度,但整體重量高達16Kg。

位於唱放底部的指撥開關DIP Switch切換。

自然又精準、寬鬆之中結像定位清楚 (Leo Yeh)
整套Acoustic Signature黑膠系統的安裝其實並不困難,一些細微的地方需要耐性慢慢調整,就是要花點時間就是了,通常店家都會附上專業的安裝服務,但如果可以,我還是建議盡量自己動手,除了可更瞭解產品的特點外,也能調整各個地方的參數來達到自己想要的聲音,未來如果要更換唱頭或唱臂時,也不用麻煩別人。Maximus SE是比較精簡型的設計,體積相對小一些,但全鋁用料使得其質量極高,加上Silencer獨門技術,運作時依然平穩,光學校準轉速這點也很棒,黑膠唱盤就怕轉速不對、不穩定,雖非高階型號,但該考慮到的地方Acoustic Signature都考慮到了。播放瑞典經典爵士專輯「Jazz på svenska」,英文就是”Jazz in Swedish”,這張專輯在1964年發行,由瑞典鋼琴家Jan Johansson與Double Bass Georg Riedel將瑞典名謠重新編曲以爵士方式演出,廣受歡迎,當時賣出至少25張,當然我手上這張唱片也有一點歷史了,狀況不是很好,但這也反應出TA-700的循軌能力很好,很靈活,撥放起來很流暢,很精準,鋼琴的每一個彈奏、每一個音符都很有光澤感,音色很美,這張專輯的錄音也很發燒,Double Bass的重播是低頻再生能力的一大考驗,我可以聽到Double Bass低頻下潛能量飽滿,更重要的形體很凝聚、一點也不會鬆散,撥弦的張力很有彈性與很有力道。

TP-700是反應很靈活的一隻臂,在播放某些不平的唱片時也能很順利的完成循軌任務。

播放King of Pop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 – BAD 25」於2013年重發的3張黑膠25周年紀念版本,Michael的唱片錄音水準是公認的發燒,這套重刻片也經過特別的講究,聲音很好,在測試器材時,除了古典樂之外,我也一定會用流行樂,流行樂的特別之處在於音樂結構複雜、多元多變,尤其是低頻還有各種非常多的效果,如果系統的平衡度不夠,系統就會聽起來非常吵雜,然而這套黑膠系統讓我聽的非常享受,不僅反應快速,還具有該有的能量,各種效果、Michael多變的歌聲,低頻節奏與合聲此起彼落,富有強烈的節奏與動感、活生,很難想像能發出如此動態的是體積相對不大的Maximus SE。

不自覺著迷的均衡 (Ted Chen)
這次迎來的Acoustics Signature Maximus SE黑膠唱盤製作非常細緻精良,這點從外觀就很容易察覺,唱盤本體、轉盤、唱臂座、唱臂與角錐都能感受到滿滿工藝氣息。我曾經也使用過同品牌的入門唱盤WOW,雖然價格有些差距,但不得不說金屬材質為主的Maximus SE在質感上勝過太多。近幾年在慕尼黑音響展上都會到Acoustics Signature攤位上端詳一番,一列排開的唱臂陣仗總是令人目不轉睛,每隻唱臂看來就像精品一樣。在2017年大器剛拿下代理時,Acoustics Signature老闆Gunther Frohnhofer也曾來台灣,當時的訪談時就知道他非常講求效率,談話只說重點,談到自家產品時便強調不會為了成本而妥協品質,能在自家製作的也不假手他人,因此做為一家高階黑膠唱盤品牌,Acoustics Signature的規模並不小。Maximus SE這部黑膠唱盤使用了silencer特殊技術,提升轉盤工作時的穩定度並解決一體成型的諧振問題,由於是在鋁金屬轉盤中挖孔放入黃銅材質的silencer,製作非常不容易,間隙精度小於1/100mm,因此成本也非常高,較平價的轉盤是用不上的。據代理商表示,Maximus SE是引進款式當中有使用此技術的最平價型號。而此型號皆能自由更換喜愛的唱臂與唱頭,例如這次搭配的唱頭MC-X2就是小幅升級的MC唱頭。聆聽時搭配的則是自家的高階唱放Tango Reference,可提供MM、MC唱頭使用,並有MC高低增益可切換,非常方便。

聽Diana Krall《The Girl In The Other Room》,聲音本身穩定溫厚,音樂資訊量相當豐富,整體聽起來很沉穩不躁動,能讓人靜心聆聽,聲音成像帶著立體肉感,例如鋼琴高音部光澤帶有圓潤,輕鬆但有份量,中音就是一個字”穩”,人聲尾韻延伸自然、恰到好處,低音部扎實但不厚重,貝斯或是鋼琴低音部演奏時顯得寬鬆有彈性,音樂特別均衡耐聽,整體就是非常規矩,乍聽下沒什麼特別,但越聽越著迷,聆聽時間越來越長,讓人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一下就天黑了呀。

撼動人心的音樂臨場感 (Emme Lin)
在聆聽音樂前,本刊編輯先帶我認識了這台唱盤,外觀精美,全鋁製成,霧面質感,最搶眼應該是在它的轉盤,與一般轉盤設計不太一樣,在轉盤內部置入黃銅材質的八個小圓柱,表面覆上相當柔軟的皮革,皮革也挖空了8個洞來對應轉盤上的小圓柱,這樣的設計與我一般所看見為全黑的轉盤有吸引到我的目光,在設計上就已經略勝一籌。雖然平時在音響展已經看過Acoustic Signature品牌,但倒是還沒認真聽過它的聲音,這次送來我們這邊評測,可以好好聽個幾遍,聆聽小提琴大師海飛茲所錄製的《Beethoven Krevtzer Sonata with Brooks Smith》,音樂一出來,猶如現場聽演奏會的效果,從開頭的和弦一下,接上後面一小段的獨奏,有一種非常古典的音樂感,大家應該都知道小提琴每把的音色不盡相同,因此演奏不同曲風的音樂搭配的琴就很重要,能讓聽眾更快進入音樂,也能表現出作曲家那時的時空背景所寫出來的心情,這次聆聽的版本,已經非常完美,Maximus SE將大師的技巧完美結合,也充分的將樂器的特性表現出來,技巧、音樂性、情感、張力都很到位且突出,讓人再次崇拜海飛茲,聽黑膠都能有如此感受,若是生在海飛茲的年代,現場聆聽想必更撼動人心。

Acoustic Signature Maximus SE黑膠唱盤
● SE=Special特別版,多了Silencer技術與馬達獨立電源供電。
● DC直流皮帶驅動,光學感應隨時監控轉速。
● 盤身與轉盤為整塊航鈦鋁使用CNC製成,盤身厚30mm,重10Kg,轉盤厚度達34mm,重6.3Kg。
● 軸心為自家研發的Tidorfolon-bearing系統。
● 可調整高低的金屬腳錐。
● 33轉、45轉切換。
● Made in Germany,德國設計生產。
● 尺寸: 415 x 150 x 315 mm
● 重量: 17Kg。

Acoustic Signature TP-700唱臂
● 9″臂,全鋁合金打造。
● 可使用唱頭重量: 4~16g
● 唱臂線材質: 銅線。
● 超距Overhang: 15mm
● 總長: 252mm
● 有效長度: 237mm
● 有效質量: 10.2g
● 重量:680g
● Rega或SME底座規格對應

Acoustic Signature MC-X2 MC唱頭
● 唱頭本體材質: 鋁合金
● 輸出: 0.55 mV (at 1 kHz, 5 cm/sec.)
● Challenge balance < 1.5 dB (at 1 kHz)
● 聲道分離度: >21dB (at 1 kHz)
● Compliance, dynamic, lateral: 15 µm/mN
● 針尖形式: Nude Elliptical
● 針壓: 2.1-2.5g
● 建議針壓: 2.3g (23 mN)
● 頻率響應: 20-25,000 Hz (at -3dB)
● DC resistance: 7 Ohm
● 線圈材質: 99.99%純銀
● 重量: 12.2g
● 建議唱放設定: 100 Ohm

Acoustic Signature Tango Reference唱放
● MM/MC對應,增益、容抗可調。
● 最精準的RIAA等化曲線: ± 0,1 dB
● 高容量線性電源。
● 鋁合金與不銹鋼打造本體。
● 輸出增益: MM/MCH/MCL: 42dB/54dB/66dB (at 1kHz)
● 類比輸出: RCAx1組
● 工作電壓: 24 V DC (internal power supply)
● 聲道分離度: > 92dB (1kHz)
● 訊噪比: MM/MC: 89dB/74dB
● 極低頻濾波Subsonic Filter
● 重量: 16Kg
● 尺寸: 80 x 424 x 244 mm

總代理 大器國際: http://www.dachee.com.tw/
Acoustic Signature: http://www.acoustic-signature.com/
更多Acoustic Signautre報導請點此

Youtube影片

以音樂碰觸您的心: Lampizator BIG 7 MK2真空管數位類比轉換器

$
0
0

Lampizator來自於波蘭華沙,由Lukasz Fikus先生創立於2010年,以真空管設計音響器材是他認為最美好的聲音,電晶體無法與之比擬,因此Lampizator所有器材都是由其本人以真空管電路設計,並在華沙自家工廠打造。BIG 7 MK2是體積相當龐大的DAC,融合傳統與現代技術,這是一部原廠認為非常好的直熱式真空管器材,因其表現優異且價格相對適中。

想要好聲就得真空管
Lukasz Fikus先生設計器材有三個重點原則,1.產品因聲音而生,先有對聲音的要求才完全以發燒友角度設計產品。2.每個細節都考慮一切可能,思慮必須周延,儘管有些想法不一定用上,但多想一些總是好的。3.三極管最好聽,這是他個人最推崇並絕對奉行的設計特點。

永不退燒的關鍵器材
DAC產品是Lampizator的核心,也是最初將其推向發燒音響舞台的關鍵,他們認為DAC創新在可見的未來將持續存在,因此從最初到現在都不斷地在DAC技術與產品開發上努力著,無論是綜合電路或獨立器材,都將是未來發燒音響系統的核心,就算CD訊源式微並由串流訊源取代的趨勢將來只會越來越明顯,DAC也只會更加重要。Lampizator的DAC產品價格範圍相當廣泛,並非僅設計昂貴的高階器材,對於中階與入門的需求也不曾遺漏,發燒友只要喜歡他們的設計與聲音就能找到合適的產品。目前在官網上能看到的有6款DAC產品,這並非是新舊款式之分,而是依照產品等級規劃,從3,000到20,000歐元以上的產品都有,款式高階以降分別為Pacific、Golden Gate 2、BIG 7 MK2、Atlantic Trp、Baltic、Amber 3,特別的是每款器材都有選配選項,例如增加音控、輸入模組、遙控器、線材甚至外觀都能客製化。這次試聽的BIG 7 MK2隸屬第三階產品,價格從8,000歐元起。

性價比一流的器材
雖然BIG 7 MK2前方還有兩位大哥,但別以為他不夠好,Pacific是這兩年才推出的新款旗艦,在此之前旗艦為Golden Gate,其算是BIG 7的超豪華版本,提升一個等級的處理與用料,因此另外命名,但兩者在設計上其實非常接近,因此BIG 7被原廠比擬為相對超值的優異產品,同樣隸屬於高階產品,但花費代價卻比前兩款少得多了。

注重細節而非複雜疊加
Lampizator在DAC產品設計上,使用他們經過無數測試中能找到的最佳解碼晶片,且並非套件而是真正的原始設計,嚴選其最新的型號,具有全差分平衡輸出的PCM 384kHz與8xDSD的頂級能力。他們理所當然非常注重在解碼晶片與正式輸出訊號之間的類比電路,僅使用真空管且類比電路中不含任何矽(silicon)材質,不使用op放大器,他們認為電路的簡單性與純粹度是聲音好壞的關鍵。供給最強大的電源,Lampizator以真空管設計電源電路供應,提供超額的400%能量,每個電源都提供230V與115V的初級繞組。使用10倍所需容量的電容組,這意味所有能量來源都經由富含餘裕的電容組,可以連續供電數秒而無須充電,類似於使用電池供電,但卻沒有真正電池供電的麻煩。因此Lampizator的DAC沒有交流電的不良影響與波動,特製的大型扼流圈將外界設備與交流電痕跡完全分離。內部元件皆是由以發燒級視角的超規格(over-specified)原則精挑細選,而且原廠只使用自己信任的元件,不輕易更改其他選擇,並備有足夠存量能夠一致地重複生產與後勤準備。

直熱式三極管是最佳選擇
BIG 7 MK2主要設計採用單端三極管放大級,而且是選擇直熱式(Directly Heated Triode, DHT)真空管,原廠認為這是對聲音表現最好的選擇,不使用任何電路反饋(feedback)設計,輸出路徑只使用銅箔電容。融合了上世紀的直熱式技術與本世紀的數位解碼技術,PCM與DSD為分開的解碼電路,在DSD輸入時採不經轉換處理原生檔案,USB輸入時會自動且無縫地切換PCM或DSD模式。用家能夠再添購前級電路、音量控制與一組類比輸入,音控採用R2R多位元階梯式設計,也能升級雙單聲道電流輸出與平衡輸出解碼電路,增加輸入與輸出模組。

不斷演進的新版本
這次的BIG 7 MK2是第二代產品,過去當然還有本來的BIG 7,或許會有讀者曾使用過。兩者的差異在於原廠設計了全新的數位電路,這是根據新旗艦Pacific的電路所開發的精簡版本,他們稱為”engine53″。三極管的工作方式也重新設計過,讓相同的真空管聽起來更加開闊、動態和細緻。並且使用新的USB韌體、更好的DSD處理引擎能最高處理至DSD512、新的音量控制、新的遙控器、新腳錐設計以及後面板。雖然我沒使用過前一代BIG 7,但看起來兩者差異應該已經不小。

玩味盎然的真空管機
這部BIG 7 MK2的後面版提供訊號輸入有USB、AES/EBU、SPDIF,訊號輸出有平衡XLR與RCA兩種。因為這部份是能夠選配不同模組的,所以每一部BIG 7 MK2不一定會是相同配置。在左側有一個High Gain與Low Gain可以切換,如果擴大機輸出能力沒問題的話我建議保持在Low Gain,聲音明顯好上一截。

BIG 7 MK2能夠使用不同的直熱式三極真空管,包含300B、101D、PX4、242、45,用家如果有玩真空管的想法,也可以很輕易實現,換不同真空管以後,在這個旋鈕直接切換成對應型號即可,隨時都能夠享受不同真空管帶來的聲音特色。我們試聽是使用代理商帶來的101D真空管。

特殊策略保障消費者
在波蘭華沙當地手工製作的Lampizator都擁有五年原廠保固,而且原廠提供非常特別的升級換購,大概是全球僅有,用家購入後每個月折價1%計算,假設兩年後要升級換購新機,將原機退回後可得到原機價格100%-24%=76%的抵用。用意是讓大家知道Lampizator是可以放心投資的品牌而且也是對自家產品具備信心的展現。

另外如果你將器材販售給他人或向他人購買二手器材,能夠將器材先行寄回原廠,他們將免費替你整理外觀、測試內部,確保器材完全沒有問題,也能夠進一步付費升級或增加功能,當新用家拿到手時會如同全新器材一樣,過程僅需負擔運輸相關費用。

代理商也同時送來Telos的新產品EMP Music server數位串流播放機,內部相當驚人。

內部使用7排25V/33,000 uF的Nippon Chemi-Con電容器,每排4顆,一共28個電容器做為供給電路使用的電源處理,簡直比擬巨石陣。

在電路板中央還留有升級空間,能讓用家選配QRT模組讓聲音乾淨純粹。

音樂訊號來源可透過網路線串流外部服務,或者是直接裝入2.5″硬碟(SSD/HDD)使用。透過音樂傳輸專用USB輸出給外部DAC。

整機皆於台灣Telos自家公司內設計組裝製造。

讓真空管機的優點更加放大(Ted Chen)
過去我們曾聽過多款真空管設計的器材,但大多數都是擴大機,當中也包含使用300B三極管的器材,但以真空管設計的DAC就很少接觸,對我也是一個近乎全新的體驗。在Lampizator的觀念中,我猜原廠最推薦同為真空管設計的擴大機搭配,但我們以純A類的晶體機搭配下也是非常好聲音,另外我測試了BIG 7 MK2後方兩個增益切換,低增益(Low Gain)有最好的聲音,尤其是在聲音的細膩度與背景寧靜度上,低增益簡直提升一個檔次,如果後端沒有效率問題,絕對是推薦低增益的聆聽方式。參考多張專輯,Lampizator BIG 7 MK2真的是相當好聲,聲底確實有著真空管的美感,但是保持著非常乾淨透徹的聲音,在低頻有權威穩重的表現,中頻段與高頻段聲底帶有厚度與細節,例如在鋼琴演奏下琴鍵落下時的觸感和餘韻非常真實,我在其他器材上也曾聽過這樣的表現,但是BIG 7 MK2好似就是多了一份自然。他沒有真空管機較為人挑剔的缺點,例如背景不夠乾淨或是音染過多,更沒有像真空管擴大機一樣散發出極高熱度,但同時讓聲音多了美感與自然,同時細節相當豐富乾淨。

非常自然的溫潤解析
參考陳潔儀《重譯。重奏》,人聲非常乾淨而且帶有管機常有的甜美韻味,第三首〈浪子心聲〉有相當豐富的演奏,音樂節奏平緩能很充裕地聆聽每一種樂器的聲音,整體場面開闊自然,每個樂器的細節都相當豐富,人聲當然是相當甜美有韻,重點是非常自然,許多器材在各項音響特性上做得非常好,播放音樂時也很難挑剔他的性能,但是卻經常少了一個韻味而變得不耐久聽,那就是自然的味道,Lampizator BIG 7 MK2是我認為能夠真正透過音樂碰觸到內心的好器材。

充滿熱血的真空管DAC,唱出迷人韻味 (Leo Yeh)
2016年我曾經前往採訪波蘭音響展,其規模之大僅次於慕尼黑,而且有許多當地的High End品牌,品質作工都很好,更重要的是價格也相當合理,我一直都鼓勵代理商除了慕尼黑音響展之外,也一定要去波蘭音響展尋寶一下,當地的發燒風 氣非常盛行。本次試聽的Lampizator就是波蘭音響品牌的代表,創辦人Lukasz Fikus充滿對High End音響的熱忱,有著電子工程與MBA的背景,在工作19年後決定追求自己的夢想,在2010年創立了Lampizator。Big7 MK2 DAC已是他的高階DAC,其體積就如同其型號一樣,非常的巨大,一般器材只要用上4個角錐就夠了,Big7 MK2用上了6個。為什麼Big7 MK2體積大成這樣? 這是因為Lukasz Fikus不計成本想要把可以做到最好的都在這台DAC中實現,Big7 MK2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背後有一個很復古的切換旋鈕,可以切換對應使用不同的真空管,這下可玩性太高了,有使用真空管器材的朋友都知道,換管如換機,更何況Big7 MK2還能換不同型號的真空管,可玩性實在是太高了。

聆聽「Kat Edmonson – Old Fashiobel Gal」這位甜姐兒的專輯,毫無疑問地,Big7 MK2 DAC正是遵循典型真空管那種溫暖迷人的聲音,我想主設計者Lukasz Fikus把真空管的特色徹底發揮了出來,這對一向偏生冷、硬調的數位串流根本是完美絕配,Big7 MK2 DAC將情感韻味添了進去,Kat Edmonson的歌聲好甜,她的嗓音很特別,辨識度很高,吉他與Bass更呈現出有如真實樂器的自然音色,鋼琴多了一種更紮實的密度,整張專輯非常寬鬆舒服,完全就像類比的魅力。

甘甜的聲音,呈現創作的靈感 (Emma Lin)
真空管製作而成的DAC是我頭一次見到,而BIG 7 MK2使用的真空管也與我之前看過的不太一樣,身型矮胖像個燈泡,在視覺上還有點可愛呢,我也注意到管身上有印製著圖樣與號碼,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BIG 7 MK2可以搭配不同型號的管子,從後方切換相對應的型號,而每個不同型號的真空管,聆聽起來的感覺也就不同,這次來我們這邊使用的是101D。聆聽爵士樂《Jo-yu Chen Trio INCOMPLETE SOUL》專輯,第七軌〈Tipsy醉貓〉,聆聽幾秒後,我很明顯感受到音樂帶出了一種甘甜的感覺,相當好聽,鋼琴運用跳音的技巧來創作出小貓輕盈的走路感,彈奏重拍的力道十足,將節奏鮮明的表現更加顯現,Double Bass撥弦與鋼琴合奏時,整個空間感凝聚起來,撥弦特別有空氣感,很有彈性,爵士鼓在敲擊鈸時,鈸的清脆、響亮讓背景多了些俏皮,整體串在一起,特別的放鬆,也符合了創作醉貓時的靈感。

Lampizator BIG 7 MK2 DAC數位類比轉換器
● 單端三極管擴大電路。
● 只使用直熱式三極管。
● 零反饋電路設計。
● 無矽類比電路板。
● PCM/DSD無縫自動切換解碼。
● 真空管電源供應處理。
● 極佳寧靜度輸出電路。
● 可播放檔案最高384kHz、DSD512。
● 僅原生音樂檔案處理,無升頻。
聲音特色: 溫柔甜美,大器寬闊,細節豐富且”非常自然”。
搭配建議: 後端盡量有充足效率並選擇low gain播放,前端搭配可彈性選擇,USB輸入器材可播放DSD檔案。
● 訂價: 基本版 EUR 8,000-11,000元起 (詳情請恰代理商)

總代理 笙凱實業: https://sk-audio.net/
電話: 02-862660773
Lampizator: https://www.lampizatorpoland.com/
更多Lampizator報導請點此

試聽參考器材清單
喇叭: Marten Django XL, Lawrence Audio Star
訊源: Esoteric K-03X 30周年紀念版, Telos EMP串流播放機
DAC: Lampizator BIG 7 MK2
擴大機: Esoteric F-03A 30周年紀念版
地點: MY-HiEND試音室

Youtube影片

系出名門,真材實料的進階版: AVID DIVA II SP黑膠唱盤

$
0
0

英國AVID HIFI是一家歷史悠久的黑膠唱盤生產廠商,最早開始可淵源於1977年,創辦人Conrad Mas當時才16歲便已經全心投入如何設計出最好的黑膠唱盤,1995年公司正式成立,1999年第一座Acutus黑膠唱盤問市。記得前幾年Conrad Mas來台灣時,非常自豪的說AVID的產品從一開始就設計的很完整,因此產品發表後很少再有大幅度的改款,而各個產品的等級非常明確,你有多少預算,就能買到在此預算內的表現最佳產品。

為了展現這樣的差別,Conrad特地在音響展上展示了三台不同等級的黑膠唱盤,唱臂、唱頭都一樣,讓大家瞭解唱盤等級聲音的差別。

本次試聽的Diva II SP發表於2009年,是自家入門產品Diva II的升級版,看到Diva II SP,完全同意Conrad所說的,就外觀來看Diva II SP依然漂亮好看,一點也不會有過時之感,就聲音表現來說,AVID出品也絕對不用擔心,當我把一切安裝調整好開聲後,表現已在水準之上。Diva II SP訂價NTD 17.8萬,比Diva II多了約六萬左右,主要差別在那呢? Diva II SP使用的是雙皮帶驅動、全鋁金屬轉盤質量提升、更精準的分離式DSP控速馬達電源,若原本是Diva II的用家,可以選擇付費升級到Diva II SP,黑膠系統本來就相當敏感,可別小看這幾個地方,對聲音表現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AVID所有的唱盤在設計原理上都有共通之處,例如唱盤本體均為三點支撐,驅動馬達採分離設計,Diva II SP自然也都遵循這樣的設計。Diva II SP的安裝過程相當順利,代理商為其搭配的是Jelco TK-950S旗艦級9吋唱臂(NTD 47,800)、ZYX R50 Bloom3 0.24V MC唱頭(NTD 32,000)及自家唱放AVID Pulsus(NTD 83,000)、Tiglon MGL-P10 唱臂線(NTD 32,300)、AVID PLATFORM 器材墊(NTD 10,000),全部大約在38萬左右,當然整套實買時應該還可以有些折扣或是贈品。

DIVA II SP的盤身,很堅固,使用鑄造鋁合金打造,其結構看得出來是經過特別設計的,不僅要穩還要有消除震動功能,轉盤軸心就安裝在這底座上,可將唱片與轉盤上的機械震動經由唱盤底座有效地導出多餘的震動能量,在三個支撐底柱還加上了AVID三層三點Elastomer抑震腳墊。

從外面可能無法看出這個避震結構有多厲害,原廠有附上一個內部圖。

符合Jelco TK-950S唱臂規格的唱臂座已經安裝好,要使用其他規格的唱臂也沒有問題,都可以請代理向原廠預定即可。

這個碳化鎢鋼珠(Tungsten carbide)小小一顆可別弄不見了,凹洞下方是藍寶石墊片,這是非常關鍵的耦合點,能不能運轉、順不順就靠他了,承軸材質為不鏽鋼,置放碳化鎢鋼珠前可先用乾淨的軟布清潔一下,切記不要添加任何潤滑油或是黏劑在這裡。

再將帶動轉盤的不鏽鋼軸套入承軸,要輕輕小心地放入,否則會傷到軸心,裝好後試著用手轉動一下是否順暢。上方的螺絲座是用來跟AVID唱片鎮對應鎖定的,沒錯,AVID的唱片鎮是採鎖式固定的。

這個就是隨附的AVID唱片鎮,應該也是鑄造鋁合金打造,相當沉具有份量。

分離式的馬達擺放位置,理想位置是與軸心距離118mm。

DIVA II SP為雙皮帶設計,原廠有附上一個輔助安裝的小工具,這個轉盤為全鋁金屬打造。

將轉盤放入時也務必要輕輕放下,不然一樣有可能會傷到軸心,轉盤上方使用了一層AVID愛用的軟木材質做為阻尼吸震。

精準的分離式DSP控速馬達電源,鋁色旋鈕是電源開關,SPEED為轉速切換,有33轉與45轉,如果要微調轉速,將PLAY與SPEED一起按下等LED閃爍後就可進行調整,此時左方按鈕可以減速,右方按鈕可以增速。

礙於篇幅的關係,Jelco TK-950S唱臂的安裝過程就不詳述,毫無疑問地,這是一隻很超值的唱臂,也只有專業大廠才能生產出這樣超值的產品,Jelco這家百年老店日前宣佈停止營業,因此Jelco唱臂可是買一隻就少一隻,有需要的朋友可要趕緊下手。TK-950S為9″短臂,其可以以動態平衡(Dynamic-balance)或是靜態平衡(Static-balance)方式運作,垂直方向的軸心採用知名的超級不鏽鋼刀鋒(KNIFE EDGE )系統,純手工打造,摩擦力極低,穩定且平順。為了解決震動,Jelco使用了不同金屬材質導震,並且採用低重心的唱臂設計,唱臂幾何使用IEC推薦的Baerwald alignments,平衡鎚可對應17~35g的唱頭重量(含唱頭蓋)。

Tiglon MGL-P10唱臂線,使用Hitachi日立金屬的HIFC導體,多層隔離屏蔽,包括Tiglon第三代屏蔽鎂合金包覆,採用發燒級澳洲KLEI RCA端子。

ZYX R50 Bloom3 0.24V MC唱頭,這顆唱頭有高輸出0.48v與低輸出0.24V的版本,高輸出的價格稍為高一些。ZYX R50 Bloom3使用非常堅固的黑色鋁合金針桿,為了避免干擾,唱頭本體使用非金屬材質,針尖為線性接觸面,可再生至40kHz的高頻,搭載高速高能量的磁鐵驅動線路。

ZYX R50 Bloom3建議的針壓在2.0g,這只是一個基準值,實際還是要依聽感來做微調。

AVID Pulsus唱放是電源分離設計,參數的設定在電源底部。

唱放的設定值要以使用的唱頭來決定,由於ZYX R50 Bloom3 0.24V MC唱頭是一低輸出版本,因此唱放增益設定在MC High高的檔位70dB,阻抗(Resistance loading)設定在1K,容抗(Capacitance loading)設定在100pF。

初步安裝設定完成,之後再依聽感來微調一些地方,這就是黑膠系統的樂趣。

極度穩定的播放,悠美樂符就此展開
當看著AVID DIVA II SP黑膠唱盤運轉時,我感到非常的安心,因為實在是太穩定太平順了,要能有這樣的成果是每一個地方都要仔細的考量到,我們都知道黑膠唱盤非常敏感,每一個地方都會影響到他的表現,而搭配的Jelco TK-950S跟DIVA II SP組合起來相當完美, 9″短臂的優點就是靈活直接,可以快速反應讀取唱片的溝槽,這也是我第一次仔細聽ZYX唱頭,透明解析、頻寬等方面都相當出色,在經過這兩周的熟化後,DIVA II SP表現的更加流暢。播放發燒唱片公司Dorian Recordings出品的「Homage To Sarasate」,由小提琴家Rachel Barton與鋼琴家Samuel Sanders兩人負責演出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與作曲家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的作品,唱片的封面是Sarasate本人,可不是Rachel Barton,Rachel是個女神童,1992年錄製這張專輯時她才19歲而已,使用的是1617年已有375年歷史的Lobkowicz小提琴。這張專輯共有兩張,其中有八首西班牙舞曲與卡門幻想曲,這套黑膠系統播放起來音質醇美,流暢自然,該快則快、動態強弱分明,將Rachel與Samuel演出的神韻技巧變化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精彩萬分。

活生、活生、活生
播放日本爵士天后綾戶智惠的現場錄音專輯「LIVE!」,這張專輯內有兩張黑膠,一張是2000年12月12日在東京六本木的Sweet Basil 139所錄製,另一張是4天後,12月16日在北海道札幌市的Kitara Concert Hall所錄製,兩個地方的空間特性截然不同,你可以在錄音中非常明顯的感受到,綾戶智惠的錄音團隊相當厲害,幾乎每一張都是靚聲的發燒級錄音,這張也不例外,並由 Acoustech的Kevin Gray進行處理,在R.T.I壓片,綾戶智惠自彈自唱已成為經典,透過這套AVID黑膠系統播放,類比活生,現場的氛圍再現,彷彿置身其中,聽眾的鼓掌歡呼聲非常有臨場感,綾戶智惠的演唱具有穿透人心的能量與張力,偶而即興突然的轉折爆發演唱,更讓人聽得大是過癮。

真實樂器的形體與質感
播放Dali最新發行的「The Velvet Blues」,由丹麥爵士三重奏GBD(GinmanBlachmanDahl)演出,以往Dali都是發行不同歌手不同風格的精選集,這是首次發行全新錄音專輯,聲音表現果然完全無讓人失望,錄音的水準非常高,那麼演出呢? 丹麥爵士三重奏GBD合作默契可說是完美搭配,這套AVID黑膠系統背景很黑、很安靜,襯托出了樂器的質感與動態,並有很好的分離度與定位結像。Lennart Ginman負責Bass、Thomas Blachman負責鼓、Carsten Dahl負責鋼琴,GDB就是三人名字頭一個字母的縮寫,這張我也有CD版本,但黑膠的形體就是更為完整、真實,密度更高,許多微小的動態與細節也更為豐富,爵士三重奏是我個人很愛的一種演出方式,而這張的曲風、演奏與出色的錄音更是100%精準的抓到了我。

能靜能動、平衡反應快
播放孫燕姿的首張同名專輯「Yan Zi」,拜黑膠又再度流行之賜,許多國語專輯也開始發行黑膠唱片,不過這邊順便提醒一下,這些黑膠唱片動輒就要超過台幣千元,聲音品質水準非常不一定,以我自己的經驗有不少是讓人非常失望的地雷片,在購買前最好聽一下別人的評價或是先聽過再說,畢竟錢不好賺,可別花在不值得的地方。孫燕姿的這張專輯,當時CD的聲音水準就已非常好,我也可以直接告訴大家這張黑膠也可以放心購入。畢竟是流行樂,裡面的曲目都有不同風格,有單純鋼琴伴奏非常單純的天黑黑,也有多種樂器效果的超快感、愛情證書,這套AVID黑膠系統都可以很正確的再生出來,這代表著其全頻段非常均衡,而且速度反應非常快,透明度很好,無論是播放簡單還是複雜、小編制還是大編制的各式音樂類型都沒有問題。

AVID DIVA II SP黑膠唱盤
● DIVA II的進階版本: 雙皮帶驅動、全鋁金屬轉盤質量提升、更精準的分離式DSP控速馬達電源。
● 若原本是Diva II的用家,可以選擇付費升級到Diva II SP。
● 盤身: 鑄造鋁合金打造,三層三點Elastomer抑震腳墊。
● 轉盤: 鋁合金,重6.3Kg
● 軸承: 不鏽鋼凸軸。
● 鎖式全鋁合金唱片鎮。
● 耦合點: 碳化鎢鋼珠(Tungsten carbide)/藍寶石墊片。
● 轉速: 33.3 and 45.0 RPM,可微調。
● 馬達: 24v 12mNm 交流同步馬達, 分離DSP可微調轉速控制器。
● Made in UK,英國設計生產。
● 尺寸/重量
唱盤: 450 x 390 x 140mm (WxDxH), 12.8Kg
電源: 158 x 283 x 60mm (WxDxH)
● 聲音特色: 運轉非常平穩,馬達精準有力,聲音平衡透明、結像定位形體優異,背景安靜。
● 搭配建議: 大推本次代理商送來的整套組合,表現很好。
● 訂價: NTD 17.8萬 (只有盤身,詳情請洽代理商)

總代理 方舟音響:https://www.arkaudiotaiwan.com/
AVID HiFi: http://www.avidhifi.com/
更多AVID報導請點此

MY-HiEND參考器材資訊請點此

Youtube影片

黑膠的樂趣在這裡: TEAC TN-5BB黑膠唱盤、PE-505唱頭放大器

$
0
0

TEAC近期推出新款旗艦黑膠唱盤TN-5BB與唱頭放大器PE-505,兩項新產品在台灣都即將正式上市,在此之前代理商收到原廠寄出的唯一一套樣品機便送到我們這裡好好玩味一番。這兩項器材在功能面上都有不同以往之處,可玩性適中,製作水準相當好,售價皆為台幣57,900元,TEAC的產品品質和代理商勝旗音響的售後服務都相當完善,很適合有預算想初入黑膠世界的愛樂者。

新旗艦等級產品
TEAC推出黑膠唱盤很多年,這次的TN-5BB算是歷年來最高等級的盤子,其規格和另一部旗艦唱盤TN-550非常相似,在使用上將手動舉臂器改為電動舉臂器,具有轉速感應,在播完唱片後會自動舉臂並停止轉盤,採用與SAEC共同開發的刀鋒型唱臂,而且新增了XLR平衡輸出,原本標配的鐵三角唱頭則改搭Ortofon唱頭。

具有1組RCA輸出與1組XLR輸出。

避免振動為最高原則
TN-5BB採用三層結構,箱體上層為人造合成大理石,以銀粉妝點,近看有點像黑夜中的星空,唱片轉盤與唱臂安裝在大理石上。箱體下層為MDF材料製作,內部包含了內置馬達、光學感測器、軸承與電路等機構。厚度12mm人造大理石與36mm的MDF的高內阻與雙層混合設計可降低振動影響唱針擷取音樂資訊的程度,不同材質能有效避開共振發生,光是人造大理石與MDF重量便已經來到了8.8公斤。在細節上加入日本和紙介於大理石和MDF之間作為接觸的介質以達到最佳聲音平衡,原廠認為以日本和紙取代橡膠或金屬,可在播放唱片時增添聲音鮮活度。

放上重錘。

裝上唱頭蓋,唱頭在出廠時已經鎖在唱頭蓋上。

只要旋轉就可以快速鎖上,三秒就搞定,儘管是初入門的朋友也毫無難度。

完善的監測與轉速支援
TN-5BB採用扁平式皮帶驅動,能更平均地將馬達動力傳遞到轉盤上,轉盤底部具有光學傳感器會檢測盤片的旋轉速度,並自動調節馬達速度。這款旋轉感應伺服系統PRS3能實現高旋轉精度,支援33.3,45和78rpm三種速度,要播放特殊的78轉唱片也沒問題。 20mm厚的半透明壓克力承盤重量為1.7公斤,具有出色流暢性和內阻,而且外觀很漂亮。黑膠唱片是為聚乙烯材料容易帶負電荷,壓克力具有相同特性,即使它們直接相互摩擦也難以感電,播放時可以安心將唱片直接放在轉盤上。

自動舉臂按鍵,燈亮起時代表唱臂尚未放下,放下唱臂後燈會熄滅。上方則是轉速調整,共有4段,靜止、33.3、45、78轉。

日製專業唱臂品牌
TN-5BB採用日本品牌SAEC與TEAC合作開發的刀鋒式唱臂,SAEC擁有40年唱臂設計經驗。此唱臂實現高敏感度和可靠的唱片紀錄槽跟踪能力。對於側向可移動部份,將具滾珠軸承的單點傳統結構替換為兩個點,並使用日本製造的高精度滾珠軸承結構。從TN-550延續下來的抗滑調整機構非常容易使用,且TN-5BB也具有調整唱臂高度(VTA)設計,容許範圍為6mm,在使用不同唱頭時可以一併調整。

抗滑調整機構,數值與唱頭針壓相同,調整完針壓後再調整抗滑。

SAEC與TEAC共同開發的刀鋒型唱臂。

提供XLR平衡輸出
TN-5BB搭配的XLR類比輸出是這次一大亮點,出廠搭配的是Ortofon 2M RED MM唱頭,但用家也可以安心使用MC唱頭於TN-5BB上,使用MC唱頭時透過XLR輸出給唱頭放大器是最好的方式。為此代理商特地買了一個MC唱頭給我們測試,因此我們有標配中的MM唱頭以及一個全新的MC唱頭可以聆聽。透過旋轉就能快速鎖上的唱頭蓋讓更換相當方便,不過在設定上仍然要重新調整,這是玩黑膠唱盤不得不然的程序。

原廠附的唱頭都已經鎖在唱頭蓋上了,而且通常也設定完成,開箱後只需要測試一下是否準確即可,通常都不太需要調整。

針壓調整一下,Ortofon 2M RED MM的標準為1.8公克,先設定個接近數值然後實際聆聽後再作調整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更換MC唱頭後再重新調整一次。

提供XLR平衡輸出與MC唱頭對應
完成唱盤基本調整後,必須透過實際聆聽再進行微調,因此接著就開箱搭配的唱頭放大器TEAC PE-505。PE-505在設計上與TN-5BB有著密切的搭配,主要在TN-5BB具備XLR平衡輸出,PE-505則具有XLR平衡輸入且可以對應MC唱頭,如果以這兩件器材搭配使用,所有功能基本上都不會浪費。

在PE-505的後面板上能看到1組XLR與1組RCA輸入、1組XLR與1組RCA輸出,一般來說唱頭放大器比較單純,有2組以上的輸入和輸出已經算比較少見了。接地端子對黑膠唱盤算是滿重要的,相對數位產品來說黑膠唱盤比較容易出現哼聲,使用接地通常都非常有效。左下角有一個USB輸入是作為韌體升級使用。

搭配使用最得宜
PE-505的功能在唱頭放大器當中算豐富,除了具有XLR與RCA輸入外,可對應MC與MM唱頭,還能夠在使用MC唱頭時直接自動測量,會發出1kHz的正弦波訊號測量黑膠唱盤到PE-505內部的這條傳輸路徑阻抗,並選擇對應的阻抗值聆聽音樂,切換阻抗也僅須透過前面板的旋鈕即可操作,還具備對MC唱頭的消磁功能,因此原廠非常建議將PE-505與MC唱頭一起搭配使用。

三種等化曲線可選
PE-505還提供了3種等化曲線讓用家選擇,可以搭配不同品牌的黑膠唱片使用,包含常見的RIAA、DECCA、COLUMBIA,後兩者是明確的唱片品牌,而其他兩聲道唱片可選擇RIAA曲線,偏差小於±0.05dB (20Hz至 20kHz),XLR輸入上達到86dB的高信噪比,電壓在MM上達到10μV、MC達到85μV,在同等價位產品之中,TEAC PE-505可說是表現相當卓越。如果用家使用單聲道唱針時也可以按下前面板的MONO鍵聆聽音樂。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SUBSONIC功能,按下會開啟截止17Hz、-24dB/oct的濾波,當撥放變形的唱片時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低頻。

測量阻抗選擇正確聲音
實際操作阻抗測量非常簡單而且快速,將器材開啟後在不撥放唱片情況下,直接按下錶頭右下方的MEASURE鈕,這時燈號會亮起,約過兩秒錶頭的指針會顯示出測量的阻抗值,這時候再將左方的阻抗旋鈕選擇兩倍測量數值即可(可略大),但這個功能僅適用於MC唱頭。我們換上MC唱頭後測量值為接近50歐姆,因此在阻抗選擇上直接選擇100歐姆,再次提醒測量功能僅適用MC唱頭,使用MM唱頭時請以唱頭本身的參考容抗值為準。錶頭除了在測量時顯示出阻抗值外,在播放音樂時則會顯示出低於6Hz的極低頻訊號音壓,如果發現此處音壓很高就能透過開啟SUBSONIC功能去除。

MC唱頭隨時消磁
有別於測量阻抗不能播放唱片,在消磁動作時則要讓其在黑膠唱片上工作,在左側旋鈕處有個DEMAG檔位,消磁時先切至此檔位,然後直接放上黑膠唱片令其工作30秒以後就能達到去磁的效果,去磁過程唱針為短路狀態不會有音樂播放。PE-505在增益選擇上有一高一低兩個檔位,初次使用時可以選擇低增益,搭配擴大機調整音量,如果音量真的不足才調整為高增益。

消磁僅適用於MC唱頭,如果您使用的是原本標準配備的MM唱頭是不需要的。

平衡輸出是TN-5BB具有特色的配置之一。

PE-505的輸入與輸出之間的空間滿大的,使用端子直徑較大的發燒線材也沒問題。

日式傳統工藝唱片墊
將全新的日本雲流和紙唱片墊拆封放上,並些微調整一下。和紙為三層結構黏合,上下兩層是為和紙(WASHI paper),能夠減低振動與靜電,中央則為Stone-paper,其80%由石灰石(limestone)製成,增強整體重量和質量,且同樣能降低靜電。上下兩層顏色不太相同,一邊較為深色,花紋明顯,另一邊接近純白,照片中為深色一端,包裝上並沒有特別說哪一面朝上,且材質相同,我便選了花紋較明顯看起來漂亮的深色朝上。

日本和紙是傳統的日本製紙張,由桑樹(Mulberry)纖維製作,耐久性很好,廣泛使用在浮世繪版畫上與貨幣印刷上。雲流紙是採用特殊技術製成的紙漿,從其上的纖維分布能看出工匠技巧。原本代理拿這張來的時候我還怕自己感受不到聲音變化,但放上去後發現原本在聽的人聲唱片光是凝聚力和音像輪廓直接就提升一級,拉開人聲與背景之間的距離,聲音立體感與對比也更為明顯,代理定價是1,600元,我覺得相當值得嘗試。

和紙的花紋十分細膩,同事看到都驚呼連連。

整套聽起來相當動聽有情調,TEAC過往的產品就非常超值,5系列的質感更好,沒有日本器材外觀較生硬的線條,至於品質那是更無庸置疑,一直以來都相當好。

整套搭配起來真的是好玩、好看、好聽、好值得。

動態充裕聲底綿密 (Ted Chen)
聽一張動態細節俱佳的Hugh Masekela<Hope>,或許大家都會跳到最後一首The Coal Train,但其實整張唱片都非常好聽,儘管以黑膠播放我仍然不斷翻面、更換唱片來聽完所有曲目,當然有了自動舉臂真的很方便,不必趕著要在音樂播放完後直奔唱盤,也不必擔心唱針損傷。這張唱片動態相當好,演唱者的嗓音狂放不羈,低音有細節,中高音又有穿透力,加上各式樂器熱情奔放,聽來令人舒坦,也是測試器材最佳的片子。整套TEAC系統搭配上Esoteric F-03A綜合擴大機,音色基本中性偏暖,類比聲音的直接和寫實感在綿密不斷的音質中肆意流露,在低頻上毫不缺乏,小號的穿透力直達內心,各種鼓組的拍打與踏落十分厚實,存在感極佳。

節奏快速張力十足
再聽張Rihanna與Jay-Z的合作單曲<UNBRELLA>,這張音效其實還不錯,我認為聲音品質有達到發燒友的水準,曲風當然是另一回事,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但對於年輕族群來說,這倒是很好的機會可以試試用好音響聽這樣的流行樂曲與一般耳機或外面店家所播放的有何差異,對於音響店家來說,其實也該尋找以新一代的好唱片(其實這也已經是2007年發行)來吸引新的愛樂者。TEAC系統在播放這張興奮感十足的唱片時有將編曲所要傳達的速度、動態、節奏給呈現出來,我聽得是相當過癮,證明TEAC這套系統能文能武,不是只會小橋流水。而且Rihanna聲音其實非常好,要清澈高亢也有,要低沉蜿蜒也沒問題,聲線其實比很多人要更為乾淨,而且她的爆發力十足,演唱非常多金曲,並非僅靠虛華曲風奪人眼球。

沉浸在溫柔世界
這張Norah Jones的唱片聽了又聽,數位流檔案、線上串流、CD、黑膠,聽來聽去還是黑膠唱片的味道最足,聲線最為自然,人的氣息最為到位,比起高價位的數位訊源,相對這套TEAC黑膠唱盤與唱頭放大器是相當便宜的,但這種類比聲音的氛圍就是最足夠,聲音幾乎沒有稜角,沒有刻劃的線條,Norah Jones的柔情與慵懶自然成形,鬆鬆綿綿的感受在數位訊源中真的難尋,其實10來萬對於發燒友來說,無論是有口袋的資深玩家或是預算有限的年輕玩家都不算是沉重負擔,而且這錢換來的是專業且有信譽的產品,並非在迷途中打轉。TEAC TN-5BB又有把玩的空間,並非一成不變的套裝,其實相當值得投資。

聲音乾淨而律動穩定 (Emma Lin)
<Kissed By A Song>唱片中的D面,一共有四首歌曲,抒情歌與輕快的歌曲皆有,這次以TEAC新推出的TN-5BB黑膠唱盤,搭配同步推出的唱頭放大器PE-505來進行播放,四首歌曲當中最讓我感受相當深刻的是人聲與器樂聲,人聲清楚、集中,也因為背景夠黑的關係,更能襯托出聲音的小細節,乾淨的音質更聽得見,第二、三首的樂器聲位置的焦點清楚,拍點與音樂的律動性穩定,在打擊樂器演奏強而有力的節奏時,動態氛圍足以感染整個空間,讓我不禁想起以往聆聽黑膠唱盤都是播放較為溫柔的片子,因此對於黑膠唱盤的印象總是停留在都是較為復古、懷舊的感受,這次透過TEAC的系統,對黑膠唱片又更增加了我不同的聽感,而這次原廠還有一樣新玩意兒,是我從沒看過的,那就是日本雲流和紙唱片墊,外觀花紋很美,美到會讓人一直盯著它看許久,還能看見些微的纖維紋路,它的作用是能夠減低振動與靜電,但一開始我還蠻疑惑一張那麼薄的東西真能夠讓聲音有變化?因此測試了有放與沒放差異,感受其實很明顯,尤其是人聲的變化,人聲更加凝聚,也更加沉穩。

TEAC TN-5BB黑膠唱盤焦點
● TEAC新旗艦等級黑膠唱盤
● 三層結實結構箱體,減低震動與靜電影響,聲音自然
● 與SAEC共同開發刀鋒型唱臂,唱頭蓋安裝迅速簡單
● PC-Triple C導體唱臂線
● 雙點唱臂軸承機構
● 快速抗滑調整機構
● 壓克力材質轉盤,不容易產生靜電
● 實時轉速監測調節馬達設計,對應33.3/45/78rpm
● XLR平衡與RCA非平衡類比輸出
● 適用MM與MC唱頭
● VTA與舉臂器高度皆可調

TEAC PE-505全平衡唱頭放大器焦點
● 全平衡電路設計
● 適用MM與MC唱頭
● 具備XLR平衡輸入與輸出,RCA非平衡輸入與輸出
● 自動偵測唱頭與傳輸路徑阻抗
● 前面板旋鈕即可切換阻抗、容抗設定
● MC唱頭消磁功能
● SUBSONIC低頻噪聲過濾
● 三種唱片等化曲線可選

TEAC TN-5BB黑膠唱盤規格
● 驅動系統: 高精度偵測控制皮帶驅動
● 馬達: 直流馬達
● 轉速: 33.3rpm, 45rpm, 78prm
● 雜聲(Wow and flutter): 0.1% or less
● 承盤: 壓克力, 直徑30cm
● 唱臂形式: 靜態平衡S型
● 有效臂長: 223mm
● 可用唱頭重量: 4.0 to 13 g
● 超距(Overhang): 18mm
● 唱臂可調高度: 約6mm
● 標配唱頭: MM
● 輸出電壓: 5.5 mV (1kHz, 5cm/s)
● 針壓: 1.8g
● 唱頭重量: 7.2g
● 含唱頭蓋重量: 10g
● 唱針型號: Ortofon 2M Red
● 輸出: 平衡XLR x 1對, 單端RCA x 1對
● 電源需求: AC 100 to 240V, 50/60Hz
● 消耗功率: 2.0W或更少(待機0.3W)
● 尺寸 (W×H×D): 450 × 148 × 351 mm (防塵蓋關閉時)
● 重量: 約10.5kg
● 定價: NTD 57,900元 (最新價格請洽代理商)

TEAC PE-505全平衡唱頭放大器規格
● 總諧波失真(額定輸出, 1kHz, 低增益)
RCA輸入(MM): 0.002%
RCA輸入(MC): 0.02%
XLR輸入(MC): 0.02%
● 殘留噪聲電壓(Input short, 低增益, IHF-A)
RCA輸入(MM): 10μV
RCA輸入(MC): 65μV
XLR輸入(MC): 85μV
● 信噪比(Input short, 額定輸入, 低增益, IHF-A)
RCA輸入(MM): 106 db
XLR輸入(MC): 86db
● RIAA偏差(20Hz至20kHz): ±0.05 db
● 非平衡輸入: RCA(兼容MC/MM) × 1對
● 平衡輸入: XLR(MC) × 1對
● 電源: 120V, 50/60Hz、230V, 50/60Hz
● 尺寸(W × H × D): 290 × 84.5 × 252.5 mm
● 重量: 4.5kg
● 定價: NTD 57,900元(最新價格請洽代理商)

總代理 勝旗音響: http://www.winkey-audio.com.tw/
TEAC: https://teac.jp/
更多TEAC的報導請點此


入門的最佳選擇: MoFi StudioDeck Foundation黑膠唱盤

$
0
0

Mobile Fidelity Electronics簡稱MoFi,從2015年開始推出黑膠唱盤與相關產品,看似年輕但其實與1977年就開始發行唱片的MoFi Sound Lab是同一家公司,在2015年推出家用音響產品前,他們已經有設計生產專業錄音室所使用的設備,因此現在看到的家用產品才刻意維持錄音室專業設備的外型風格,使其極具辨識力。MoFi設計家用產品時就秉持著容易負擔且高品質的初衷,因此性價比特別高,所有產品都在美國當地生產,但價格對於普羅大眾仍然不難負擔。

五萬內新手首選
這次我們試用的是入門系列的StudioDeck Foundation黑膠唱盤,目前原廠主要推出兩種型號分別是UntraDeck與StudioDeck,而Foundation指得是略為簡化的版本,和原本的StudioDeck比起來主要減少委託HRS設計的避震角錐,改以客製化非彈性角錐代替,並搭配MoFi Studio Tracker MM唱頭,其餘的部分則都一樣,使得售價上更為親切超值。

在包裝上非常完整,包含唱臂、唱頭等容易損壞的部件都在裡面,因此運送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整個轉盤雖然沒特別大,但包裝還是要非常小心,在開箱拿取時同樣要盡量看清楚再動作。上層是盤身,下層則是旋轉承盤,馬達內置於盤身內不必另外安裝,唱臂與唱頭已經固定在盤身上,皮帶、重垂、調整用的起子等配件則分佈在下層與側面。

為了保持運送過程中唱臂的穩定,原廠使用特製的海綿固定。

10吋鋁製直臂
拿開海綿後可看到MoFi唱臂,10吋鋁合金材質具備制震能力,一體式唱頭蓋與萬向軸承唱臂座。搭配的唱頭MoFi Studio Tracker MM已經鎖上,這部是代理商平時放在店內的展示機,唱頭角度已經調整妥當,上方兩個螺絲能移動唱頭前後距離與角度微調。唱臂座部分可以調整VTA,同樣也已經調整妥當。中央可以看到旋轉承盤所連接的軸承,待會可以再看承盤部分的軸承套筒。控制鈕僅有右下角的承盤轉動開關,造型秉持錄音室的專業風格。

隔離式交流同步馬達
位於左上角則是內置馬達勾勒皮帶的位置,MoFi StudioDeck沒有轉速切換鍵,如對應33.3轉或45轉唱片時,需透過調整皮帶與溝槽位置改變轉速,可以看到有一個小圓與一個大圓,當中各有溝槽,皮帶勾在上方便為33.3轉,勾在下方變為45轉。內部馬達採用300RPM stepped-pulley交流馬達可提供穩定精確的驅動能力,皮帶勾勒的圓輪材質為杜邦的Delrin®,這是出色的阻尼材料,能有效將馬達振動隔離於唱盤盤身與唱針。

此張照片為45轉,皮帶勾在下方大圓上。

基本輸出可彈性連接
輸出部分,StudioDeck並沒有內建唱頭放大器,因此用家需要先從RCA輸出連接至唱頭放大器,然後再從唱頭放大器連接至擴大機,有一些綜合擴大機本身會內建唱頭放大器,輸入端子會標示phono,也可以直接連接。獨立唱頭放大器或是綜合擴大機的phono端子旁都有接地端,可以直接使用MoFi附帶的訊號線,裡面有多一條接地線可分別連接輸出與輸入端子旁的接地端子。

高精度轉盤軸承系統
旋轉承盤的部分,底部會有一個軸承套筒,對準盤身上突起的軸承放上即可,盤身上的軸承為不銹鋼材質,加上套筒採用青銅、鐵氟龍等材質製作為軸承系統,公差極低,耐用性極高。旋轉承盤本身採用杜邦公司(Dupon)所開發的Delrin®聚合物材質製作,其高結晶結構提供出色的內部阻抗,能有效讓不必要的振動遠離唱針。

影響聲音的小細節
唱片墊也是玩家可以影響聲音的調整之一,這張Wooden bull並非購買StudioDeck的配件,而是代理商方舟音響另外的產品。其底面為2mm軟木塞材質黏著,承載唱片的頂面則為1mm小牛皮,可以提供唱片與轉盤的黏著性,使撥放唱片的過程穩定平順。唱片墊的材質也會稍微影響聲音表現,玩家可以多方嘗試。

旋轉承盤放上後可以看到Wooden bull唱片墊的小牛皮頂面,上頭有皮紋提供抓力使唱片在播放時不會滑動。盤身本身主要材質為MDF,在外部右側搭配鋁金屬板組成可增加質量並減少材質諧振音染。

唱盤基本設定無難度
將唱臂尾端的重垂放上,這是用以平衡唱臂水平,透過前後調整產生適合的針壓。

重垂旁邊有一個抗滑機構,將附件的繩垂O型橡皮環套上原廠說明的建議位置。抗滑是用以抵抗唱針在播放音樂時的巡軌外拉力,讓唱針保持在唱片溝槽中央,有時如果兩個聲道聲音不平均時可以檢查此處是否調整正確。

接著設定針壓,此唱頭建議針壓約在2.0克,以針壓計測量並透過唱臂後方重垂調整唱臂平衡,平衡度會透過針壓測量的數字量化。針壓會影響頻段的均衡度,唱片中較淺的位置紀錄高音,較深的位置紀錄低音,針壓越重低音通常就越明顯,但聲音可能會較不靈活,用家不必完全照著原廠建議,針壓計平台的高度,不同唱片的厚度也都有影響,可以原廠建議數值作為微調基準點自行多測試幾種針壓數值聆聽找出喜歡的聲音。

自家高階唱頭放大器,升級選擇
量好針壓差不多就能接上線材,我們使用同樣由MoFi推出的獨立唱頭放大器,這一款是比較高階的UltraPhono Phonostage,另外還有一款入門的StudioPhono Phonostage。高階的UltraPhono多了一組A類耳機輸出,其餘雖然規格與入門款相同,但具原廠表示內部電路並不相同,高階款使用更好的電路佈局與元件。

MoFi的唱頭放大器造型與黑膠唱盤一致,同樣是專業錄音室風格,擺放在一起很有整體感。唱放本身沒有電源開關,只要插上電源就直接給電,右前方兩個按鍵分別是用來搭配單聲道唱頭與唱片的單聲道模式(mono)與極低頻濾波(subsonic),當系統聲音在極低頻出現異音時可開啟。左前方的音量控制僅在使用耳機時作用,兩聲道輸出時沒有效果。這部唱頭放大器能使用MC與MM唱頭,將來更換唱頭也不用擔心無法使用。

後面板左方至右方分別是電源供應,1組RCA輸入與接地,用來連接唱盤輸出。右方則是1組RCA輸出給予擴大機。

耳機輸出位於正前方。接上電源後,中央的顯示燈會亮起。

後方的接線,因為Ultraphono的體積不大,連接端子比較緊湊一點,建議不要用外殼直徑太寬的線材。

提供更穩定的播放
另外代理商也送來一個MoFi Super HeavyWeight唱片鎮,同樣是需要另外加購的產品,唱片鎮可以讓唱片旋轉時較為平穩。

MoFi Super HeavyWeight唱片鎮重量為367.4公克,直徑3英吋,高度1.355英吋。外部材質為6061鋁,易於抓握,內部材質為軟性聚合物(soft polymer),確保不會損壞唱片。在頂部刻有MoFi的品牌字樣。

整套組合起來非常有質感,以MoFi的產品內容,設計思維、材料規格、製作產地和最終做工所呈現的價值都遠遠超過他的價格,在4萬元台幣上下要有這種品牌成品與聲音其實不容易找到。

從任何角度看都相當漂亮。

輸出線材連接,接地端記得要接上。如果你的訊號線沒有多一條接地,可以向商家購買單獨的接地線使用。

平穩溫順,夠水準的播放能力 (Ted Chen)
Carol Kidd的《Auld Lang Sune》這張黑膠唱片是由老虎魚製作,整張專輯都猶如同名歌曲Auld Lang Sune的情境,中文唱片翻譯為舊日時光,原文意思就是過去的時光,友誼天長地久的意思。由Carol Kidd這樣經過歲月打磨過的女歌手演唱起來特別真誠意切,樸實無華但卻又動人心弦,回味無窮,似乎也進入了自己的時光隧道。透過MoFi StudioDeck黑膠唱盤系統播放出來有強烈的似水柔情之意,這套黑膠系統有相當的水準,聲音不平淡帶有一些溫度,播放過程流暢平穩,聲音厚度適中並不矯情。也別以為MoFi將其打造為錄音室風格就會很監聽無趣,事實是一點也不會有這種感覺,這樣穩定、流暢、起伏溫順帶的聲音水準很讓人享受,無論是何時都能在家中播放一張又一張的唱片,對入門者來說可以充分感受到黑膠系統與其他播放系統在聲音上的不同特點和調性,很快就有機會愛上這種傳統的播放方式。

低頻能量充裕,背景寧靜的自然味
再播放Hugh Masekela的《Hope》的發燒唱片,由MoFi StudioDeck黑膠唱盤系統播放起來相當過癮,在低頻重現上絕對足夠,力道和穿透力都很好,老實說這個價位要有這樣的表現真的不常見,從聲音就可以探知MoFi是相當用心在產品的設計製作上,從這張唱片的表現我就敢直接推薦這套唱盤給有心進入黑膠世界的新朋友。演唱的細節可能不如數位系統那樣極為解析,但卻更為自然,能量表現上更為充沛線性,你可以感受到所謂類比味魅力。我在聆聽過程也曾更換過唱頭放大器,改用綜合擴大機內建的唱放輸入,除了音色改變是喜好問題以外,整體的動態場面、背景寧靜度、音像浮凸程度都不如MoFi自家的唱頭放大器,我會建議如果用家家中的綜合擴大機有唱放輸入可以先使用一陣子看看,但如果願意多花一點錢更換MoFi的唱頭放大器,那又會是全新的感受。

黑膠就是如此簡單迷人 (Emma Lin)
黑膠唱片在聆聽前都需要注意一下片子的轉速為多少,並且在唱盤上將轉速切換到符合唱片的速度,不過在確認這個步驟時,發現這台StudioDeck調整轉速的地方與以往我操作時是不同的,StudioDeck的轉速調整在左上方馬達處,透過橘色的皮帶來做調整,播放 Ed Sheeran《x》專輯,這張專輯為45轉,因此將橡皮條放在左上方的較為大圈的溝槽上即可聆聽,這個設計在外觀上能減少按鈕的設計,增添了簡約的設計感。聆聽專輯的Side B,共3首歌曲,前兩首都是比較輕快的旋律,透過StudioDeck的播放,整體的音樂性平衡,而律動的部分也是相當流暢的,高頻與低頻的分配頻均,不過我喜歡低頻的感受,因為流行音樂的低頻力道夠的話會很有感覺,若不夠會覺得好像少了一點什麼,這兩首的低頻的拍點都很明顯,因此展現出律動感是相當輕盈,並不是為了展現低頻的厚度而顯得沉重,因此在低頻上的處理我是相當喜歡,當然高頻的處理也很優秀,高頻的厚度也有,因此不會顯得單薄無力,尤其是在第三首<photograph>,Ed Sheeran使用假音唱出的高音並不會太單薄,回到中頻時,人聲的音色更加穩定,演唱時還能感受音場的寬與深度,層次感受明顯,聆聽黑膠我覺得能有抒情歌加上復古氛圍,並不單單是純聆聽流行音樂的風格,這大概是黑膠唱盤迷人的地方吧!

器樂表現鮮明動態
播放哈利波特的電影主題曲,聆聽Side 1,總共有6首歌曲,在第三軌<Polyjuice Potion>能夠聽見許多管樂與弦樂的搭配,而管樂能聽見最明顯的聲音是長笛與豎笛(單簧管),這兩種音色在整個樂團中是相當好辨認的,因此在聆聽時,這兩種樂器都有小小演奏一段旋律,長笛的音色相當清亮,樂句也很綿密,演奏短音時如同小鳥輕拍羽翼一樣輕盈,吹奏跳音時如蜻蜓點水般;豎笛的音色比起長笛來說厚實很多,音色也比較穩重,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就好像聽到低音大提琴與小提琴倆著的差別。其實我是很喜歡透過音響系統來聆聽電影配樂,因為沒辦法在電影釋出時聽見完整版,加上若是使用一般串流播放就少了張力,透過專業級的音響系統,能聽見更細微的創作與演奏,整個音場的分配也是能模擬真實在樂團的感受,這次透過StudioDeck播放我最喜歡的電影配樂,即便電影已經過了許多年,每個片段的場景依舊像當初所看到的一樣,有緊張、興奮、未知的感受。

MoFi StudioDeck Foundation黑膠唱盤焦點
● 全機美國設計製造組裝
● MDF與金屬鋁複合材質盤身
● 杜邦Delrin®材質旋轉承盤
● 支援33.3與45 RPM轉速,皮帶驅動
● 隔離式300 RPM交流同步驅動馬達
● 10吋MoFi Studio特製唱臂
● 搭配超值MoFi Studio Tracker MM唱頭

MoFi StudioDeck Foundation黑膠唱盤規格
● 馬達: 300 RPM同步交流馬達
● 轉速: 33 1/3 RPM, 45.0 RPM
● 旋轉承盤: 1.75公斤Delrin®材質
● 晃動率(Wow & Flutter): 0.017% – 0.025%
● 訊噪比: 72dB
● 電源需求: 120V 60Hz, 220-230V 50Hz, 100V 50Hz
● 尺寸: 50 x 13.6″ x 36.2公分
● 重量: 8.6公斤
唱臂規格
● 設計:10″ 鋁直臂,萬向軸承
● 超距: 0.71″ (18mm)
● 補償角: 22.8˚ (+/- 2˚ 可調)
● 適用唱頭重量範圍: 5g – 10g
唱頭規格
● 雙磁鐵發電機立體聲
● 聚合物機殼 (灰色)
● 橢圓鑽石針尖
● 重量: 6.4g
● 輸出電壓: 3.5mV
● 針壓: 1.8–2.2g
● 阻抗: 47kOhm
● 容抗: 100pF
● 頻率響應: 20–20,000Hz
● 定價: NTD 42,000元 (不包含唱片墊、唱片鎮、唱頭放大器,最新價格請洽代理商)

總代理 方舟音響: http://www.arkaudiotaiwan.com/
MoFi Electronics: https://www.mofielectronics.com/
更多MoFi Electronics的報導請點此

MY-HiEND參考器材資訊請點此

對應所有唱頭,極靜再生: PS Audio Stellar MM/MC唱頭放大器

$
0
0

如果提到PS Audio,大家一定會先想到他們的電源再生器,沒辦法,因為他們家的電源再生器實在做得太好、從我剛入音響圈時,PS Audio就是電源處理的金字招牌。不過PS Audio在1973年創業的第一個產品並不是電源類的產品,而是唱頭放大器,後來陸續推出前級、後級,CD問市後,又以摩改CD聞名,更換裡面的DAC、放大線路及電源等等,一直到1997年PS Audio才發表電源再生器,其也將品牌帶入另一個全新的領域至今。

現在PS Audio的產品線相當齊全,包括擴大機、數位訊源、喇叭等等一應俱全,這都要歸功於PS Audio的靈魂人物,也是PS Audio的創辦人/CEO Paul McGowan先生對High End音響的狂熱,自PS Audio成立以來就一直在研發、研究關於音響的各種可能,他甚至還創辦了網路雜誌Copper Magazine及拍了許多Youtube影片介紹各種音響知識。Paul也深知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他努力延攬各個領域最頂尖的人材,組成了強大的研發團隊,本次我們評測的Stellar MM/MC唱頭放大器就是出自資深工程師Darren Myers先生之手,Darren已在PS Audio將近六年之久,在加入PS Audio之前,Darren是Bowers & Wilkins的設計工程師。

在將近45年之後再次推出的Stellar集結了Paul這些年來所有的經驗,可說是PS Audio目前最好的唱頭放大器,其完整的線路與設定,可對應所有類型的唱頭,並且在訊號路徑中不使用任何IC元件,類比部份採用全動差純A類設計,20V rms的輸出擁有足夠的空間(Headroom)與動態範圍。Stellar採用PS Audio一貫的外型設計,全金屬本體具有很好的質感與屏蔽效果,高度相對薄,但重量將近10KG,前面板顯示所有的設定狀態,包括MM/MC的切換、輸出增益的高、中、低,阻抗(Loading)的數值等等,類比輸出有RCA與XLR平衡各一組。

Stellar的前面板,最左方的PS Audio Logo是電源開關,右邊是各個唱放的設定狀態顯示,包括Mute(靜音)、Input(MM/MC)、Gain(High/Mid/Low)、MC Loading(60/100/200/47K/Custom)。MM與MC的增益值對應如下:
MM: 44dB (Low), 50dB (Medium), 56dB (High)
MC: 60dB (Low), 66dB (Medium), 72dB (High)

MM唱頭的設定
如何設定唱放正確的值,首先當然要瞭解自己使用唱頭的資訊,通常唱頭的說明規格都會有建議,如果真不知道請問一下購買唱頭的店家,增益絕對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足夠就可以,以平常擴大機聆聽的音量聽看看唱放增益是否足夠。對於使用MM唱頭的用家,輸入選擇MM,增益視唱頭輸出而決定,原廠有一個建議範圍:
4mV – 10mV: MM, Low Gain
2.5mV – 4mV: MM, Medium Gain
1mV – 2.5mV: MM, High Gain
至於MM唱放的阻抗固定在47K ohms,無需進行設定。

MC唱頭的設定
對於MC唱頭的用家,先將輸入選擇MC,增益一樣視唱頭輸出而決定,原廠有一個建議範圍:
0.7mV – 1mV: MC, Low Gain
0.35mV – 0.7mV: MC, Medium Gain
<0.35mV: MC, High Gain
至於MC唱放的阻抗就參考唱頭的建議設定,一般會小於500 ohms,可先依唱頭的建議值開始,然後再實際聆聽調整要調大或調小,對於高輸出的MC唱頭,通常會與MM的47K ohms相近。

使用遙控器切換設定時,系統會自動變為Mute靜音狀態,設定好後再開啟音量即可。另外XLR類比輸出的增益比RCA類比輸出高6dB,如果MC唱頭的輸出非常低時,請考慮使用XLR平衡類比輸出。

Stellar的背板,左方有一個AC電源座與總電源開關,Tigger為控制連動介面,類比輸出有RCA與XLR平衡各一組,RCA MM(Moving Magnet)輸入、RCA MC(Moving Coil)輸入,MC的Custom阻抗設定(左右聲道可分別設應),一個Ground接地端子。

除了MC輸入的客訂化阻抗值Custom要在Stellar的背板設定外,其他都透過原廠附的專屬遙控器切換。

非常工整的內部線路,Stellar採用動差FET、純A類線路設計,訊號路徑無使用IC元件,具20v RMS輸出能力,使用純手工嚴選之動差元件,從輸入到輸出全直流DC耦合,超尺寸的電源變壓器及低噪訊前級線路與電壓整流處理。

設定多變,搭配超容易 (Ted Chen)
PS Audio是個起源於唱頭放大器,聞名於電源處理器的品牌,1970年代是黑膠唱片盛行的年代,投身音響產業的廠家所推出的產品不外乎圍繞著黑膠唱盤,唱頭放大器作為PS Audio在1973年首個產品類別相當合情合理,直到現今PS Audio仍然在唱頭放大器、擴大機、訊源上推出新品,持續精進。Stellar系列品項眾多,相較PerfectWave是位於平易近人的位階,擴大機、DAC、電源處理器以及本次試聽的Phono Stage都通包了,價位大多都在10萬台幣內,Stellar Phono Stage的價格便位於2500美金上下。能自訂1~1000歐姆的MC唱頭匹配阻抗以及60、100、200、47k的預設阻抗匹配切換,另外還具有MM唱頭輸入,並能依照唱頭輸出電壓不同做高、中、低的增益選擇,是功能非常完整的唱頭放大器。

盡情嘗試最好聲音
在設定的時候除了自訂阻抗的custom以外,只要透過一支遙控器就能完成,先撇開custom不談,可以為自己的MC唱頭從60歐姆、100歐姆、200歐姆、47k歐姆中找到聲音最好的選擇,搭配增益調整讓在與擴大機配合下,整體音量達到最適當的水準。或者也可以參考唱頭廠家提供的數據規格和PS Audio在Stellar phono Stage說明書內建議的搭配數值直接選定。因為切換時其實用遙控器很方便,我建議大家可以直接動手一邊選擇一邊直接聽,感受會更真實,因為我相信就算大家都照著說明書建議做,最終也是會測試每個檔位的聲音不同,這就是發燒友的愛好不是嗎。

PS Audio也在說明書內寫明,不正確的阻抗匹配並不會對唱頭和器材造成不良影響,只需要切換時記得先靜音,就可以放心地大玩特玩。在custom下可以調整的為1~1000歐姆,應該就是要參考唱頭廠家建議數值去調整比較會用到這個設定。調整旋鈕位於器材背面,左右聲道是獨立的而且為無段式調整,所以兩個旋鈕務必要慢慢調整到一致,追求極致正確聲音的用家便可在此多做嘗試。我們使用的是Dynavector DV-20X2H高輸出MC唱頭,可以接在MM High Gain或是MC Low Gain,經過比較後,決定使用後者,阻抗在100歐姆。

厚實無拘束,寬闊的包圍感
參考發燒大片Michel Jonasz的《la fabuleuse histoire de Mister Swing》,在我們搭配 Stellar phono Stage時,聲音一出來相當純粹飽滿,凝聚力非常好而且背景可說是乾淨無暇,在我們調整下聲音厚度與線條解析很均衡,男演唱者丹田的力量很渾厚,不僅是這張唱片中的Michel,在其他唱片中也是如此,音樂中的密度是很飽滿的。在音樂的頻寬上相當寬闊,毫無拘束的感受,無論是細微動態或是大動態的展現能力都讓這張唱片中表現得非常好,在聽Michel演唱時的渾厚軟語令人如沐春風,他的唱功了得,配合法式香頌般的浪漫爵士曲風,猶如拿著一朵玫瑰花的紳士,展現無限魅力。以Stellar phono Stage作為唱頭放大器撥放時,有著優雅而均衡,厚實而寬廣的聲音表現,自然不做作,既柔情又大器,身為黑膠系統中關鍵的一環,他絕對值得我們的肯定。

音樂真實自然 (Emma Lin)
聆聽聲音辨識度高的歌手Adele音樂來作聆聽,播放她的專輯《25》中第二軌Send My Love (To Your New Lover),一開始低頻的出現,就能感受到Stellar phono Stage所帶出的彈性與圓潤的飽滿度,也因為凝聚力夠好,彈性似一顆球體在中央跳著,表現節奏穩定的律動感,接著加入Adele的演唱,除了聽見她音色的魅力展現之外,更多的是音樂整體的張力詮釋。

Stellar phono Stage在處理音樂的過程中,背景的乾淨帶出了主唱的焦點,音場表現也隨音樂的動態起伏有著更多的感受,演唱高音時感受音場的開闊性,更能聽見Adele演唱時響徹雲霄的音色,演唱低頻又能聽見帶有重量的厚度,音樂的真實性、自然度都沒有被過度處理,演唱時的口氣與情緒細節,在此張黑膠搭配著Stellar phono Stage有著清晰的聽感表現,音樂的整體平衡在耳邊環繞的感覺也非常舒適。

琴譜上的記號完美的呈現
接著我選了一張古典音樂,朗朗演奏的<Beethoven: Sonata No.3 in C Major, Op.2>第一樂章,朗朗詮釋出的音色紮實,在不同音樂段落展現的大小聲有著分明的詮釋,表情變化可謂是相當鮮明,此曲有很多圓滑線的音樂處理,這部分透過Stellar phono Stage的播放,充分的表現出滑順的音形,加上彈奏的力道,強弱變化轉換的漂亮,自然不做作的演奏完美地展現出音樂術語的意思-有活力的快板,右手快速音群的處理不僅優美,每顆高音音符純淨,又帶點透明感。

而左手的和弦音、雙音、八度音這些音形,加上跳音與連音的記號處理,使整曲的豐富度更加提升,在最後要反覆到最一開頭的和弦音,下沉度非常夠,觸鍵有著穩定的重量,感覺像是手臂帶動到手指的力道所彈奏出的聲響。接著我順勢也聽了第二樂章,情緒完全弱下,非常的柔和,有一種心境上的轉換,像是在述說著故事一樣的輕柔,與第一樂章形成對比,加上背景黑、乾淨,有一種歐式風格的小房間播放音樂的氛圍,此樂章的左手有著平行八度的音形,結像與焦點清楚,兩個ff的強度更讓低頻的聲響有一種無堅不摧的感覺,最後右手有幾小節重複音的出現,並且是以一個p的弱度詮釋,在這個弱度依舊能聽見重複音的彈性與柔度,兩樂章聆聽下來,音樂張力的對比與情緒的收放,透過Stellar phono Stage的處理,是會令人享受在當下的。

爵士樂的層次堆疊豐富
播放第一軌<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時,音樂的焦點會放在長笛與人聲,一開始長笛演奏出一段旋律,音色真實,能感受運氣的氣流在管身流動著,接著人聲演唱,中低音與高音的演唱方式不同,中低音的演唱方式較為撫媚感,樂句尾巴斷的乾淨,高音則是將樂句的旋律唱得特別有延展性,兩音域也分別有不同的感受,演唱高音時有著亮麗又帶著些微的通透感,展現抖音技巧自然不做作,中低音的音色有潤澤,聆聽高音與中低音這兩種不同的音域表現,多的是層次不同的味道,加上音樂帶有立體的浮凸度,鋼琴與爵士鼓的伴奏豐富了音樂的色彩。接著跳到第二軌的<>音樂不複雜,每個聲部幾乎都有獨立出來做一小段的Solo,在這軌聽見的是更多人聲的清晰度、鋼琴聲的清脆聲響、爵士鼓的鈸與低音大提琴規律拍點,整體透過Stellar phono Stage播放的效果,音場大,想要音樂的寬鬆感也有,不覺得拘束,聲音的細膩與音樂小細節的處理都是在最佳的表現。

PS Audio Stellar MM/MC唱頭放大器特點
●  MM/MC對應,2組唱放輸入,可對應兩隻唱臂。
● 固定/可變阻抗設定。
● 高達70dB極低噪訊的增益,可對應到0.15mv低輸出之唱頭。
● RCA與XLR平衡類比輸出。
● 動差FET、純A類線路設計。
● 訊號路徑無使用IC元件。
● 20v RMS輸出能力。
● 被動RIAA曲線。
● 純手工嚴選之動差元件。
● 從輸入到輸出全直流DC耦合。
● 低噪訊前級線路與電壓整流處理。
● 超尺寸的電源變壓器。
● Made in USA,美國設計生產。
● 聲音特色: 厚實均衡,動態自然寬闊,背景乾淨清晰。
● 搭配建議: 相當超值,設定多樣化可以搭配多數中階以上的黑膠系統,無論MM或MC多數唱頭都能使用。

PS Audio Stellar MM/MC唱頭放大器規格
● 增益:
MM: 44dB, 50dB, 56dB
MC: 60dB, 66dB, 72dB
● 輸入阻抗:
MM: 47KΩ (100pF)
MC: 60Ω, 100Ω, 200Ω, 47KΩ, Custom 1-1KΩ
● 輸出阻抗: Unbalanced <200Ω, Balanced <200Ω per leg
● 頻率響應: 20Hz – 20KHz +/- 0.25dB
● 總諧波失真: 0.5V out @ 1kHz: <0.01%
● 最大輸出: @1%THD: 24VRMS
● 訊噪比:
MM: >82dB A-Weighted
MC: >74dB A-Weighted
● 串擾: >74dB
● 輸入: MM RCA x1, MC RCA x1
● 類比輸出: RCA x1, XLR x1
● DC Trigger 3.5mm 12VDC (2)
● 顏色: 銀色或黑色
● 尺寸: 43  x 33.02  x 8.255 cm
● 重量: 9.8kg
● 定價: NTD 85,000 (評測時,最新價格請洽代理商)
* All measurements are with both channels operating, gain set to low, and balanced outputs.

總代理 藝聲音響: http://www.soundart.com.tw/
PS AUDIO: https://www.psaudio.com/
更多PS AUDIO報導請點此

Youtube動態演示

MY-HiEND參考器材資訊請點此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內湖婕韻音響試聽Orpheus Lab旗艦全套

$
0
0

瑞士音響器材總是有種獨特的魅力,Orpheus Lab就是其中之一,論製作精緻度、技術能力與聲音實際表現,瑞士器材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或許精緻就是瑞士所有工業設計師血液中的DNA,透過精密輕工業等高價產品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品質儼然就是瑞士的代名詞。目前在內湖婕韻音響就有著一套頂尖完整Orpheus Lab器材,隨時恭候大駕,持續向發燒友們證明獨到之處。

預約試聽、交通便利
內湖婕韻音響位於文湖線的葫洲捷運站2號出口旁,後側出口是康寧路三段16巷,婕韻音響由後側出口走出左轉第一間就是了。音響店的人員通常較少,上門之前請先電話預約避免撲空,而且也是更有禮貌的做法喔。Google Map (實際位置有些微差異)。

瑞士頂級機型款待
目前婕韻音響展示的Orpheus Lab器材非常完整,包含訊源轉盤Heritage SACD Transport (中央上層)、數位類比解碼器Heritage D/A Converter (正中央)、前級擴大機Heritage Preamplifier (中央下層)以及兩部單聲道後級擴大機Heritage Ultimate Power Amplifier (左右兩側)。可以說Orpheus Lab最頂級、最旗艦的好料都在這裡了。

Heritage SACD轉盤採用Esoteric的VRDS技術的VMK-5承盤結構,工作速度非常流暢穩定而且安靜。內部採用全新大型電源供應,結合最新AC/DC和DC/DC穩壓技術,能限制轉化成熱能消耗的無用耗損,增加性能並延長使用壽命。並具有結合異步資料處理(Asynchrous Data Processor)的全新升頻電路模組與新的主時鐘產生器(Master Clock Generator)。並且提供DSD數位訊號輸出與時鐘訊號輸出給予同系列中DAC使用以最小化jitter並獲得最佳表現。

Heritage D/A Converter數位類比解碼器,與Heritage SACD轉盤同時使用時能夠接收DSD的訊號,並能任意連接外部時鐘訊號。如果不使用外部時鐘,內部時鐘會根據訊號轉換不同階段自動生成相對應的時鐘訊號,最大減少jitter產生。其有多個升頻模組與獨特的D/A轉換模組,包含每聲道備有4個D/A晶片以再生高品質音樂訊號,針對轉換階段採用scrambling技術減低過程中的噪訊。全機都採用雙單聲道架構,左右聲道各自擁有獨立的電源與變壓器。照片中可看出採用雙機箱設計,具備顯示螢幕的機箱為電源部分,高度較低的機箱為轉換電路部分,設計主要是避免AC/DC轉換時變壓器產生的噪訊干擾最重要的訊號轉換電路。

Heritage Preamplifier前級擴大機內部電路皆為左右聲道對稱獨立設計,也就是統稱的雙單聲道。並同樣採用電源分離的雙機箱設計,有顯示螢幕者為電源供應,高度較低者為主線路機箱,同樣是避免交直流變壓器轉換時產生的噪聲影響主要電路,變壓器能提供達350VA總功率,數位與類比電壓繞組完全分開,每側皆有大於55mF的電容器用以整流電壓並限制紋波噪聲。每塊電路板上使用3個鍍金條用以高效傳遞電流,並為音樂訊號路徑提供低電源調節局部電壓,且針對更好的音樂動態進行優化。

Heritage Ultimate Power Amplifier是最新的後級擴大機,採用單聲道設計。規格上提供最大1000瓦/8歐姆與1640瓦/4歐姆的功率輸出,瞬間尖峰可達2000瓦/4歐姆。內部採用400mF的高級電容,儘管在極限輸出下仍能提供高峰值電流與穩定的電壓。採用AB類的第一級Mosfet晶體管設計,人工根據特性篩檢匹配,結合精密電阻在不同程度的放大級下提供最佳條件。

音響展上也能經常聽到
歐美兩聲道音響器材的原廠介紹通常點到為止,較少像日系或劇院系統有非常多功能和規格,挖出一切設計細節給讀者們看,實際上還是要看真正播放音樂下的表現,其實Orpheus Lab在台灣近年來的音響展上幾乎每次都聽得到,也經常搭配不同喇叭展出,代理商普立視也是高度願意提供給客戶試聽,但由於單價較為高昂,經銷商較少,但如今在內湖有了婕韻音響應該是會相當方便有興趣的發燒友實際聆聽,當天我拜訪時搭配了德國Audio Physic的Cardeas 30週年落地喇叭,兩個品牌我都相當熟悉,記憶中卻從來沒有搭配聆聽過,也是非常新鮮的經驗。

難以忘懷的細緻氣質
播放發燒片《Belafonte Sings The Blues》,Orpheus Lab的聲音一直給我很有氣質的感覺,而且在音色上很細膩,說是有種高貴氣息並不為過,在熟悉的音樂上很容易感受到這樣的改變,尤其是一陣子沒聽到這樣的聲音,儘管內心有譜,但當音樂從喇叭緩緩流動出來後,仍然是耳朵被完全吸引,全神貫注細細品嘗這樣美妙而充滿魅力的音樂。在這張專輯中清楚聽到聲音的綿密與細緻,人聲厚度扎實但卻不粗不糊,是真正的溫厚且帶有透明感,沒有雜質。人聲與樂器的清晰感與穿透力在這個空間展現地同樣清楚,而且除了力量以外更多的是一份巧勁與Q彈感,在爵士鼓演奏時音像定位清楚而深邃,如在黑夜中仰望繁星。

乾淨俐落文質彬彬
播放同樣發燒的《Tutti! Orchestral Sampler Reference Recordings》,在大型樂團的演奏之中,聲音質感的優勢之處仍然明顯可見,輕易就能聽出高水準音質,在樂器的質感高度上非常明確。這套系統與現場環境讓音場分佈和定位能力都呈現優異的狀態,中低頻段有乾淨、快速、無延遲感的表現,控制力也明確地將動態牢牢掌握在手中。在多首曲子間都表現出反應快速,音符與律動轉換時的乾淨俐落,清晰而敏捷,且仍然沉穩而不急促,在弦樂、鋼琴、銅管樂器上聽得迷人的乾淨絲滑質感且流暢而綿密,一如Orpheus Lab器材給我的一貫經驗。

動態與速度既充足且細膩
在《Touch Yello》中可以讓音響系統與聆聽者去挑戰更多的速度與激情,輕易就能檢視器材和空間對於大量快速的低頻是否承受得了、是否乾淨清晰,除了器材需要有優異輸出能力、瞬間反應和控制能力外,也得空間消化得了能量。Orpheus Lab整套系統很明顯地在控制力與速度上毫無問題,音樂說明了一切,全頻段上都能感覺到透明度、聲音質感,與過去其他器材播放聆聽印象相比,此時的樂器質地如同更高了一級,演唱者也好像在最佳狀態演唱,露著些微光芒的細節和層次,整體動態並不粗暴,而是細膩地呈現出寬闊清晰的音樂畫面。

剛中帶柔的頂尖之作
再聽歌曲類型多樣的香港音響展精選輯《2015原音精選 Perfect Sound》,從人聲、樂團、器樂等歌曲的重播中我想到了這套系統的最終該如何形容,那便是理性與感性的平衡,論性能這已經是相當剽悍兩聲到系統,在大動態、大音壓下絲毫不覺得有一點勉強和吃力,多次聆聽也沒見過哪個喇叭或空間把系統給榨乾了,且聲音質感也從未跑偏,在音樂性和音色上卻仍是有著難以挑剔的上乘水準,要說其聲音美,那是確實,要說其解析高、動態大、控制佳,那也是確實,融合力量與美感大概是較為貼切這套Orpheus Lab旗艦系統的形容了。

婕韻音響
電話: 02 2632 7268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16巷1號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jsmelody/

總代理: 普立視 02-87918087
Orpheus: https://www.orpheuslab.com/
更多Orpheus報導請點此

本文專屬網址: https://tw.my-hiend.com/?p=53004

窺見自然精緻之聲: Esoteric Grandioso T1頂級黑膠唱盤

$
0
0

日本訊源大廠Esoteric在去年在旗艦系列Grandioso中增加一位特殊成員,便是黑膠唱盤T1,這是品牌成立35年來首度推出黑膠唱盤產品並一舉攻入頂尖之林,以全新方式轉動曾經統治世界的音樂播放媒介,我們透過T1見識到何謂勇於創造的精神與精準掌控的能力,並且同時享受到最美妙的音樂。

我們這次趁著代理商勝旗在Grandioso T1從高雄音響展展覽結束返回台北試聽室重新安裝的機會,參與這部頂級黑膠唱盤安裝流程和設定,更能夠深入了解T1的設計以及設定彈性。Grandioso T1包裝分為三大箱,一箱是盤身主體,一箱是中央旋轉承盤與控制馬達,一箱則是電源供應器。

精準運用獨特的磁浮設計
盤身主體主要結構為鋁、木、鋁的三層設計主體,木頭提供的高內阻特性可避免振動傳遞,4個支撐腳座採用螺旋彈簧和特殊樹脂阻尼製作可非常有效且快速消除極低頻段的振動,中央軸承此處用上一個重要的新技術「Magne-Float system」,在軸承底部擁有磁力系統,可將中央的旋轉承盤透過磁力頂住,目的是減低承盤施加在盤身的重量以提高旋轉慣性與降低摩擦力,藉此減少振動產生。之後會放上的旋轉承盤重量為19公斤,但透過Magne-Float system的作用後,盤身的軸承承受的重量僅餘下4公斤,便是利用磁力系統頂上了15公斤的重量。延伸問題是為何不用磁力抵銷所有重量成為懸浮狀態呢,首先是懸浮十分難以保持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因此留下重量在盤身身上,而設計團隊針對要留多少都實際測試過,4公斤是他們認為聲音表現最好聽的重量,原因就是這麼簡單。

Grandioso T1隔離支撐腳座在極低頻段振動的消除時間約為0.5秒,便可趨於平靜,左圖顯示與一般抗振橡膠相比。右圖顯示在振動傳遞比率上也低於其他方式。

近乎完美的無接觸旋轉
此旋轉承盤重量為19公斤,但真正讓盤身主結構承受的約4公斤。承盤本身是鋁金屬切削打磨而成,周圍的打磨拋光過程長達一個月,在下方可以看到如同齒輪般的結構,這便是至關重要的磁力系統,其軟鐵製成,透過與控制馬達側的磁極相互作用而讓承盤旋轉,這便是Esoteric為Grandioso T1研發出的「The Esoteric MagneDrive System」,搭載馬達的控制中心與承盤毫無接觸,與常見的皮帶驅動、直接驅動都是完全不同的方式,真正達到馬達無接觸帶動承盤,這完全避免了馬達本身振動傳遞到承盤上,進而避免傳遞到唱針上。

這張示意圖是軸承結構、旋轉承盤與馬達之間的關係和技術應用。馬達帶動磁極選轉,磁極帶動承盤旋轉便可做到無接觸帶動,而在軸承下方結構中也有標示Magne-Float system的應用。接下來的問題是利用磁極帶動的旋轉是否足夠精準。

獨立控制系統與馬達機構
這部便是控制系統,也是馬達與磁極的所在位置,首先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獨立機構,不與轉盤任何一處相連。這保證轉盤不會直接受到馬達振動傳遞影響。控制系統上除了馬達以外還有感應器可以監測轉盤旋轉速率,並且顯示在螢幕上,4個按鍵可做開啟、暫停、選擇轉速(33.33rpm或45rpm)、微調轉速(每階0.1%,最大達正負12%)。

那麼是如何做到精準度,首先馬達磁極與轉盤軟鐵的關係就像齒輪以恆定比例精確旋轉,只要保持穩定磁力就不會產生速度上的波動。其次馬達是由直流電帶動,設計團隊為提供給馬達的電流創造完美電流波型來掌控旋轉精準度,而非使用傳統伺服機構校正轉速,因此在播放過程中不會因校正產生波動。馬達與主體完全隔離,裝在6mm厚度的黃銅底板上。馬達驅動電路使用內部的高精度10MHz時鐘生成精確波型,並由外置的獨立電源供應器給予乾淨直流電。如果要進一步升級,可以搭配Esoteric自家的外部時鐘提供精度更高的10MHz訊號。

客製唱臂板可對應各牌唱臂
接著我們回頭來看一下唱臂部分,首先是Grandioso T1的唱臂板同一塊可以提供不同尺寸唱臂使用,在唱臂板背面可以看到有小孔,可以對應唱臂座上的凸點,照片上的唱臂板可以透過不同小孔卡入唱臂座的凸點達到9吋與12吋唱臂的選擇,如下方照片所示。重要的是唱臂板可以跟Esoteric原廠訂製,無論你要使用哪個品牌的唱臂和長度,都可以告知原廠訂購專用唱臂板,並且Grandioso T1最多可以同時安裝3個唱臂板與3隻唱臂。

唱臂並沒有固定的搭配,端看用家的喜好和收藏,標準配置是照片中的TA-9D動態平衡9吋唱臂,如果用家不想要行不行,這是可以的,原廠知道很多玩到這麼頂級唱盤的玩家有很多自己的偏好或是更高級的唱臂,所以也提供無預定配置唱臂的銷售方式,而唱頭則是不管任何版本都無預定配置。用家只需要將唱臂板的需求告訴原廠訂購合用的唱臂板即可,這是非常友善的服務。

唱頭蓋非常漂亮的印上Grandioso字樣。

安裝唱臂輸出至唱放前級的訊號線也同樣無預定配置,用家可以另外購買他牌喜歡的訊號線。代理商此處使用的是自家代理的Kimber Kable的TAK AG唱臂訊號線。

接著就是一系列的調整。

精益求精的時脈生成
接上專用電源並加上外置時鐘,專用電源是與Grandioso T1成套配置,直接提供乾淨電源給予控制中心與馬達使用,電子控制包含顯示螢幕等與馬達各自是獨立電源供應。外置時鐘可以不使用,在Grandioso T1內就已經有高精度10MHz時鐘,如果有更高等級的時鐘當然也是可以外接,原廠推薦的是同屬Grandioso系列的G1X。

安裝與調整完成後就可以開始享受音樂。黑膠唱盤除了有相當不同於數位訊源的聲音特色以外,更值得玩味的是調整的過程,純類比器材在調整上永遠沒有最好的一天,不同設定可以創造出不同聲音,更換唱頭、唱臂乃至於不花一分錢的調整唱針落點、針壓、抗滑、VTA或最基礎的水平等都會改變唱針所擷取的聲音,除了基本規則外並不存在最好的方式,玩家只能尋找自己更喜歡的設定,這也是黑膠唱盤玩家尋求樂趣的過程。

世界首見的調聲方式
在Grandioso T1上也有一個原廠提供的聲音調整方式,那就是藉由移動轉動磁極的馬達與旋轉承盤的距離來改變聲音,設計中提供1公分的範圍讓用家移動,當兩者較為靠近時磁力會較強,兩者較遠時磁力會較弱,儘管都是維持轉盤同樣的轉速,但會有不同的傳輸扭矩(transmission torque),差異最大達57%,因此也會造成聲音表現上的不同。只要輕輕旋轉這個旋鈕就能改變馬達與轉盤的距離,轉一圈為移動0.25mm,轉四圈為1mm。

當天搭配Avantgarde Acoustic Trio G3旗艦喇叭與1對Single Spacehorn和1對Twin Spacehorn超低音。這是最新的全主動版本也可被動式使用,超低音部分則是主動式。

搭配器材則為清一色的Esoteric產品,包含E-02唱頭放大器、Grandioso C1X兩件式前級擴大機、Grandioso G1X時鐘。

自然清晰且寬闊無垠的聲音
先播放John Williams與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The Berlin Concert》,當中都是經典電影中相當知名的曲子,就算沒看過電影也必曾有耳聞過的音樂,無論熟不熟悉曲子都不妨礙欣賞頂級系統發出的聲音。這次聆聽Grandioso T1與Avantgarde Trio G3可能是我在勝旗試聽室中遇上這號角喇叭品牌聲音最好的一次,難不成這喇叭特別適合黑膠系統。唱盤與唱片給予的寬鬆度非常優異,聲音特別自然而且很乾淨,音樂場面在這裡得到很寬闊的展現,而且細節不但仔細清晰而且活生靈巧、毫不呆板,怎麼聽都很輕鬆且音樂訊息豐富融洽。

難以匹敵的輕鬆無壓感
再透過Grandioso T1播放Diana Krall的《This Dream of You》,這個聲音真的太迷人了,這張唱片原本就特別慵懶,大家可以去找來聽聽,再經過這套系統播出來真的令人心情無比放鬆,Diana的聲線演譯地如此自然透明,真的是很細膩生動,有點像與環境空間融為一體,滿室芬芳,非常無壓力的聆聽過程,歌聲與樂器都是充滿難以抗拒的魅力,讓人很想一直聽下去。

寫實的臨場感與細節重生
再播放台灣非常受到歡迎的發燒片,陳永淘演唱製作的《細人》,這是一張從開頭就能驚豔全場的唱片,發燒友們光是聽打雷和下雨的聲音就非常過癮,因為這完全能表現出音響系統對於大自然的聲音到底夠不夠真實,也慶幸這張唱片製作地相當好,讓我們得到了驗證的機會,Grandioso T1表現出的就像是真正的雷聲和雨聲,非常接近真實,尤其是下雨聲有很棒的臨場感和包圍感。我們也藉此唱片測試原廠提供的調整,移動磁極馬達與轉盤的距離,直接比較最遠與最近兩種距離,之前原廠在產品發表時我曾體驗一次,而這次是專心去比較熟悉的唱片,差異一下就出來,跟原廠介紹的一樣,兩者靠近時顯示出對比更加明顯、更有活力、更積極的聲音,就好比雷聲初響時的銳利度和攻擊性比較強,而兩者拉遠後,整體的聲音較為柔和平順,起伏不如之前那樣鮮明,但是更為自然順耳。

活靈活現的樂聲、深淺兼具的音場 (Wacko Wang)
本次試聽以Eagles的唱片 “ Hell Freezes Over “ 做參考,先聽到的是 “ Tequila Sunrise “ 一曲,音樂剛開始時的吉他聲立刻使人眼睛一亮,不只是感到聲音充滿力度,撥動琴弦時的錚錚聲也十分擬真動感,聲音非常具有彈性,手感跟反饋感的表現都很充足,聽起來隨時具備了活靈活現的特性,是一種相當靈巧的感受。
除了樂器聲音表現漂亮以外,也能感受到音樂所展露出了音場十分充足,不只是寬廣遼闊,同時也兼具相當有深度、由內而外的感覺,令人感到音樂濃厚的就像是眼前有一片巨大布幕,隨著音樂播放進行,眼前的畫面也更顯得十分豐富,令人能相當深刻地欣賞到非常立體、具有遠近深度的熱鬧演出畫面。

親臨現場般的感動
接著以第二軌 “ Hotel California “ 播放做參考,同樣能聽到琴弦聲的表現是優異到無可挑剔,除了彈性十足之外,琴弦的震動也很鮮明,而尾韻也表現得相當充足、有味道,同時定位也能聽出相當精準、明確,於現場聆聽時,聲音的表現幾可以歷歷在目來形容。其他樂器如鼓聲的表現也不落人後,共鳴不會覺得沉重,但又覺得相當厚實有份量,是一個會感到充足的表現。歌曲的前奏略長,在人聲出現以前足以令人先好好欣賞一下樂器出色的聲音表現,但當人聲出現的那一瞬間,目光又會立刻被出色的人聲表現所吸引。聲音非常真實、凝聚,中性的聲音同時又非常有包覆感,令人感到猶如置身於現場,聲音像是直接在耳邊所響起,表演就像是直接在眼前上映一般的寫實刻劃,即使不說音樂本身,就連最後的群眾歡呼聲也同樣栩栩如生,成功的令人忘卻當下的空間,眼前所體驗的就是演出現場。

Esoteric Grandioso T1黑膠唱盤
● The Esoteric MagneDrive System專利技術 (Japan Patent No. 6501130)
● Platter with Magne-Float system磁浮旋轉承盤系統
● 內置10MHz時鐘供給直流馬達生成高精度轉速
● 驅動扭矩(torque)調整
● 三明治結構底盤
● 隔離阻尼支撐腳座
● 轉速: 33 ⅓ rpm、45 rpm
● 轉速可調範圍: ±12% (0.1% step)
● Wow and flutters: 低於 0.06% (W.R.M.S)
● 時鐘輸入: BNC x 1
● 輸入阻抗: 50Ω
● 輸入頻率: 10MHz (±10ppm)
● 輸入電平: 0.5 to 1.0Vrms (sine wave)
● 唱盤底座尺寸: 497 × 215 × 436mm (W×H×D)
● 唱盤底座重量: 17kg
● 旋轉承盤尺寸: ø315.4 × 103mm (Diameter × Height)
● 旋轉承盤重量: 19kg
● 控制馬達尺寸: 180 × 137 × 450mm (W×H×D)
● 控制馬達重量: 9kg
● 分離式電源供應器尺寸: 445 × 131 × 370mm (W×H×D)
● 分離式電源供應器重量: 18kg
● 分離式電源供應器電壓: AC 120V, 60Hz or AC 220 – 240V, 50Hz
● 分離式電源供應器消耗功率:  8W (standby 0.4W)

總代理 勝旗音響: http://www.winkey-audio.com.tw/
ESOTERIC: http://www.esoteric.jp
更多ESOTERIC的報導請點此
本文專屬網址: https://tw.my-hiend.com/?p=58303

現場安裝與示範影片

專精造就不凡,無比的類比魅力: 英國SME Model 6黑膠唱盤

$
0
0

只要提到黑膠唱盤與唱臂的代表品牌之一,來自英國的SME絕對是沒有人不認識,也絕對是不能不提到的經典品牌之一,從1946年成立至今,所有產品依然堅持在英國西薩塞克斯郡(West Sussex)自家工廠設計與生產,以確保品質能達到其要求。SME由Alastair Robertson-Aikman先生所創立,成立之初的全名是“The Scale Model Equipment Company”,專門從事精密工程的元件生產,特別是用於航太工業與商業機械之中,Rolls Royce與Hawker & Martin Baker都是他們的客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SME產品的精密度與質感往往就是能勝於別家的品牌。SME正式投入音響的生產是在1959年,創辦人Alastair為了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試驗性的設計了一隻唱臂,沒想到受到在音響圈朋友的高度喜愛,而決定將之正式生產(SME Series I – 3009),公司名也在同時改為”SME Limited”,擁有更廣的業務發展,SME直到今天仍為航太空業、F1賽車與醫療提供精密元件的生產。

SME隨著業務擴展,近年來投資不少在機器設備上面

SME Series I唱臂發表之後,SME的產品大受歡迎,陸續又發表了Series II(1962年)、Series III & Series IIIS(1977年),Series II R(1980年)、Series V(1986年)、Series IV(1987年)及Series 300(1988年),在1991年時,SME發表了第一台黑膠唱盤SME Model 30,開啟了另一個產品線,SME的唱臂再結合SME的唱盤,自然是最佳的組合。本次我們評測的是SME於2020年發表的入門黑膠唱盤系統Model 6,可想而知,出身於這麼優良世家的Model 6自然可說一問世就是天之嬌子,與眾不同,集結了SME這70多年的技術精華,Model 6有兩個版本,標準搭配的是SME M2-9唱臂,另一個型號是Model 6 Classic,搭配的是SME M2-9R銀色鍍絡J型唱臂,價格稍高,可以搭配比較重的唱頭。將Model 6從箱中取出,其共分3層設計,最上層為配件、尺規與說明書,轉盤、第2層為獨立分體式之電源,最底層就是唱盤本體,出廠時唱臂已經安裝好,每一個元件都可看到 Made in England 的產地聲明,由SME掌控著所有細節。Model 6在外觀的設計上傳承著經典樸實的設計,沒有花里胡哨、譁眾取寵的地方,完全著重在品質與聲音的表現上,盤身、轉盤與電源都是使用自家新研發的高密度樹酯聚合物材質,經過精密的CNC加工製成,其具有輕量化、高剛性的特點,並具有良好的阻尼抑制震動效果,這種材質的成本甚至比一般金屬還要高。轉盤表面上有多道真圓的圓圈造型凹槽也是由CNC加工,能增加轉盤與唱片面的接觸摩擦力。

Model 6唱盤本體,採用皮帶驅動,盤身約9.1Kg左右,背面具有一組RCA唱放輸出

驅動馬達在轉盤的下面,橡膠皮帶位於水滴型的凹槽內, 隱藏式的皮帶更為長壽耐用

製作極為精美的轉盤,多道真圓的圓圈造型凹槽能增加轉盤與唱片面的接觸摩擦力

唱盤下方的避震腳座也使用與盤身相同的高密度樹酯聚合物材質

入門即使用分體式馬源,不得不說這設計真好看,這是SME的新型電源系統,與最高階的唱盤M-60相同,除了33轉與45轉的切換外,只要長押上面的圓形旋扭約兩秒,就可微調轉速,精度達0.01 rpm。

因為Model 6出廠時唱臂已經安裝好了,所以將要使用的唱頭裝上,就可以搭配原廠的尺規與說明書來進行各個地方的調校,我們安裝的是原本參考系統使用的Dynavector DV-20X2 H MC唱頭,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就是要有點耐心調整,但如果從來沒有安裝過黑膠唱盤經驗的朋友,可能請代理商或經銷商協助比較好,唱頭蓋材質為輕量鎂合金,為可移動式的設計, 方便用家易於更換唱頭,唱臂線為向荷蘭High End名廠Crystal Cable特訂的純銀線,仔細看線材上面會印有SME的標誌

專為Model 6唱盤設計黑化版本的M2-9直臂,管臂以新的不銹鋼材質製成,內含阻尼層可提升聲音平衡度,外部表面以亮黑色的特殊塗層鍍落完成,原廠表示這黑色塗料也是高科技產物,可以提升音色表現,而在唱臂的安裝處軸承處也都採用航太等級的矽膠做阻尼材料,基本上要設定的有唱臂的水平、VTA、針壓及抗滑、方位角等等,黑膠的樂趣就是在每一個參數都會影響聲音,這些變數組合起的可能性太多了

原廠附的唱片鎮上面印有SME ENGLAND + 英國旗徽,唱片鎮下方有一個黑色的圓型唱片圈,為特殊的高密度堅硬材質,與唱片鎮鎖起後,播放唱片時更加平穩

類比永遠是最終途徑 (Ted Chen)
訊源是提供音樂訊號的來源,無論是CD、數位檔案、網路串流乃至於黑膠系統都能夠是優良音樂訊號的來源,目前黑膠唱片仍然是類比訊源當中最廣泛的音樂載體,在可見未來也沒有其他類比訊源在數量上能夠與之比擬,對於想聆聽純類比音樂的愛樂者而言,黑膠系統是最容易使用、最多音樂來源、最輕易購得與保養收藏的介面,而目前音響圈中9成以上的聆聽方式都是透過數位訊源,黑膠唱片幾乎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存在,也是多數用家的唯一純類比選擇。得利於此,黑膠系統在過去十年大幅提升地位,在數位音樂統治的訊源世界中逆勢成長,除了與眾不同的播放方式外,許多人也發現了純類比訊源在聽感上與數位訊源有著明顯不同,許多高階數位訊源甚至強調其優異足以比擬類比訊源,聽起來像黑膠一樣,將聲音表現接近黑膠視為褒獎,既然如此,何不直接擁抱黑膠。

高水準且豐富的製作經驗
黑膠唱盤目前市面上選擇並不少,平價一點的萬元就有,以功能為主的新產品甚至還帶藍芽傳輸或內建唱放,不需要設定就能使用,對普通人來說相當簡便,上手沒有難度。但是如果要有夠水準的聲音,還是得選擇知名品牌,首先黑膠唱盤是歷史非常悠久的訊源,這表示也有歷史悠久的品牌可供選擇,他們長年浸淫在黑膠唱盤的設計和製造,在細節和經驗上無可比擬,純類比器材並不像數位訊源可以透過很多手段和方式去改善聲音,設計優劣一翻兩瞪眼,經驗豐富的黑膠唱盤發燒用家甚至快速目視唱盤和唱臂的設計去判斷是否為優良設計。SME過去便是專門製作高階黑膠唱臂的品牌,是公認最好的製造廠之一,許多高階唱盤都可選配SME唱臂,製作唱臂搭配各家唱盤需要非常了解各式各樣的唱盤設計,在累積大量經驗後SME也推出自家唱盤,近年也已停止單獨銷售唱臂(謹單銷售M2系統唱臂)。

High-End界的入門級唱盤
這次試用的SME Model 6黑膠唱盤是品牌當中最入門的型號,搭配此盤專用的黑化M2-9直臂,採用外接電源設計,馬達仍然做在唱盤盤身內,雖然是品牌入門盤,但SME做的無疑是High-End水準的產品,在設計用料上都採用高等級的材料,鎖定的也是對聲音有要求的發燒友,例如在CD或數位串流上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系統而要跨界到黑膠系統的玩家或者是從其他較平價的品牌跳到高階品牌的玩家,與一般我們觀念中的入門其實並不相同,只是相對SME其他型號,這是最平價的型號。開箱與安裝過程非常簡單,唱臂出廠時已經裝好在唱盤上,只需將唱片承盤放上即可,主要是本型號並未包含唱頭,因此用家需要自備唱頭安裝,大概是所有環節中唯一比較困難的,接著調整唱頭蓋的水平,並透過自備的針壓計調整重錘讓針壓落在合適的重量上,數值則參考本身唱頭的參考值,說明書都會寫。外接電源插電接上以後,先測試轉速是否正確,Model 6搭配的外接電源可以微調轉速,讓其在60Hz狀態下盡量接近標準轉速。

良好搭配才能徹底發揮
SME Model 6黑膠唱盤並沒有內建唱放,有些綜合擴大機或前級擴大機可能有唱放輸入端子,代表內部有唱放電路,一般這是功能取向,並非是該擴大機主要功能,使用在普通唱盤或許夠用,至於SME M-6黑膠唱盤雖然是該品牌中入門款,但售價仍達20萬元以上,還是要準備一部獨立的唱頭放大器,更能夠展現其價值,我們搭配使用Moon 610LP唱放前級擴大機,能夠廣泛地選擇調整容抗、阻抗和增益,在與不同唱頭搭配時就非常足夠。

四平八穩、真情流露的全面表現
參考Jack Johnson的《In Between Dreams》,使用SME Model 6播放時可以用廠方配給的唱片鎮,在放進中央轉軸前要稍微旋轉放鬆唱片鎮上方印有英國國旗的頂部,放下後旋緊再開始播放音樂。SME Model 6在轉動時相當平穩,包含唱臂在工作時也展現優良的穩定性,音樂重播時顯得十分穩重,未使用過黑膠唱盤的朋友可能比較難理解同樣是轉盤旋轉唱片與唱頭拾音能有多大差別,在實際聆聽時確實會讓人感受到優劣不同的極大差異,在以SME Model 6播放時,聲音能夠同時兼具穩定性、質感、動態和細節,類比魅力很清楚與平時聆聽數位訊源時大不相同,這部唱盤播放時能夠將音樂的解析度也發揮得很好,作為一部高階的入門唱盤,著實展現全面且高品質的音樂重播能力,另外在音場的寬闊性上也是毫無侷限和拘束感,整體讓人感到自然舒服。參考一張由Eva Cassidy演唱的《The Best Of Eva Cassidy》,自然的演唱功力搭配上自然的重播系統能夠讓聽的人感受到音樂的魅力,SME Model 6在情感上表現能力也屬高水準,只要音響系統能夠忠誠地重現音樂,Eva Cassidy的魅力便令人難以抵擋,或許並沒有誇張動態或者矯情的技巧,但卻是真正的音樂。SME Model 6需要的調教並不多,但竟仍可以非常稱職且穩當的執行任務,這對不熟稔黑膠唱盤的新用家來說很有吸引力,也不會因調整難度而減少對黑膠唱盤的熱情,有這部唱盤就不必害怕,可以勇敢入坑,輕鬆就能品嚐到高端類比訊源的水準和魅力。

傳統黑膠嶄露音樂風貌 (Wacko Wang)
先參考Alison Krauss and Union Station的 “ Live “ 現場唱片,以黑膠系統來聆聽總會覺得音樂性更是豐富了些。首先會覺得聲音無可挑剔,聆聽時非常有親臨現場的實際感,例如聽到第二軌時,歌曲快速演奏又能聽見樂器質地鮮明,輕快活潑的曲調之中仍見每顆音符清晰異常,當下腦海中不免浮現了武俠小說中的描述句子:『便如擅於唱曲的名家,雖唱到了極快之處,但板眼吐字,仍是交代得乾淨俐落,無半點模糊拖沓』,就連琴弦的回彈聲響也表現得恰到好處,種種聲音表現都令眼前的音樂相當充足。

聽到第三軌,女聲聲音表現得也十分漂亮,略帶甜味的感覺中偶爾參雜著柔性的美,令聲音展現出甜而不膩口、不沾黏而是溫柔輕巧的撫過耳際。同時間聲音也直接在空間中呈現出不錯的立體感,現場專輯中收錄的觀眾口哨呼喊、與演唱者間隻字片語的玩笑等,在聆聽時都感受到置身現場的奢華感受。換到第四軌或第五軌時,能聽到聲音定位清楚精確,且聲音的起伏也相當顯眼,實虛聲音之間的轉換都聽得令人陶醉,樂器的動態表現也在第五軌中更加有感,唱片的A面聽完不禁一股矛盾感油然而生,明明已經如此接近現場般的感受,卻令人更加神往實際現場的精采樣貌。

細節十足,原味聲音自然呈現
接著參考經典歌手Norah Jones的專輯 “ Come Away With Me “ 來聆聽,透過SME Model 6播放的聲音顯得忠實還原,令歌曲原汁原味的呈現出來。直接以專輯B面第二軌來說,樂器的聲音演奏得相當優美,鼓聲在背後砰然而響,頓點顯得相當札實,聲音卻又很蓬鬆,聲音底部的空氣感能聽出有,但卻又不會太多,都令聲音表現出格外鮮明的清晰畫面。而Norah Jones聲音的各種面向與特質也都呈現的十分自然出色,例如聆聽當下的第二軌,就能感受到愜意的慵懶氣息,切到第四軌聆聽,又能聽見其剛柔並濟的溫柔嗓音,聽起來相當舒適。

再聽到第五軌,歌曲剛開始時,琴弦聲的呈現就已經相當漂亮,節奏不快而聲音偏低,但滑順連貫的感覺依舊充實,也趁勢將Norah Jones的聲音輕巧巧的襯托顯得更為優美。聆聽時有覺得曲目中的鋼琴聲表現較為含蓄,聽起來會感到略帶點水潤的光澤感,令鋼琴表現得不會太過搶戲,同時間也保存著些許溫柔的氣息,而換到第六軌聆聽後,則注意到曲目中的細節充沛,背景鼓棒的敲擊都能感受到明顯的清脆,歌曲中任何點點細緻的關鍵之處都有著更深的刻畫,令曲目展現出的畫面感覺起來也更有深度了些。

熟悉的歌曲有著全新的感動
再播放Tanya蔡健雅的歌曲來聆聽,參考的是《空白格》一曲。這首曲目算是個人相較之下聽得更為嫻熟的,過去都以CD、串流等方式聆聽,而使用黑膠來欣賞倒是首次,將唱片放上SME Model 6之後便相當期待,而聲音開始放送後果然也毫不令人失望,甚至開始有點驚奇,之間怎麼忽略這些細節、聲音怎麼如此美妙。歌聲一開始就令人感到聲音非常清澈、乾淨,聲線也表現得十分俐落,都使Tanya的聲音聽起來更柔、更美、更加充滿情緒,同時也感受到樂器之間的距離維持得十分良好均衡,眼前所見的畫面仿佛更為立體,種種元素都令歌曲有著更加富饒的層次。

最後換到《說到愛》唱片B面第三軌來參考,首先同樣無法忽視的便是歌曲中,同樣清晰感到細節的豐滿充沛,而當中再略顯突出的大概就屬鼓聲了。鼓棒下墜的手感又或是鼓聲的量感,都令人相當深刻且清楚感受,就如同樂器實際存在於眼前一樣,且透過鼓聲沉緩與動感兼具的對比,也一次次地隨著節奏將歌曲畫面為之拓展,令曲目同樣有著非常豐富的音樂性,樂聲多樣而不會雜亂,反是均衡的在眼前勻稱擴散。對於原本就相當喜愛、聽得也很熟悉的歌曲,在這次透過SME Model 6黑膠系統來回味欣賞,除了對歌曲有了更深層的視野,也有了更深的體悟感動。

SME Model 6黑膠唱盤系統特點
● 電源分離皮帶驅動軟盤設計
● 專屬黑化版本SME M2-9唱臂(Model 6) or SME M2-9R銀色鍍絡J型唱臂(Model 6 Classic)
● 唱臂軸承處採用航太等級的矽膠做阻尼材料
● 盤身、電源箱體、轉盤、腳墊等採用自家新研發的高密度樹酯聚合物材質
● 高精度CNC加工
● 多道真圓的圓圈造型凹槽轉盤
● 33轉與45轉切換
● 新型電源系統與最高階的唱盤M-60相同,可微調轉速精度達0.01 rpm
● Crystal Cable訂製的純銀導線
● 輕量鎂合金唱頭蓋,可移動式的\設計
● 附有專屬唱片鎮
● Made in England,英國設計生產
● 尺寸/重量
唱盤: 420 x 320 x 128mm, 9.1Kg
電源: 220 x 200 x 85mm, 2.05Kg
● 定價: 240,500元 (評測時)

總代理 台企行: https://tedco1954.com/
SME: https://sme.co.uk/
更多SME的報導請點此
本文專屬網址: https://tw.my-hiend.com/?p=62592

Youtube動態演示

MY-HiEND參考器材資訊請點此

Viewing all 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